不僅虎豹騎裝備了五矢連弩,幽武卒第一軍還有上千架神臂弩和三弓床弩,這樣多的利器,簡直就是輕騎兵的噩夢,尤其是在麴義手上吃過虧的公孫瓚,現在想來仍然心有餘悸。

“哪裡哪裡,有虎豹騎和幽武卒第一軍足矣,二弟一路奔波想來也累了,早點回營休息吧。”

“大哥,你也早些休息,二弟就先助你馬到功成了!”

與公孫瓚分別之後,公孫越回到大營,不過沒有直接休息,而是將一眾文武叫到中軍大帳。

“飛虎、漢臣、叔寶、子通,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我回軍途中遇到的大才,來自京兆杜氏的杜預杜元凱,如今暫為我軍主簿。

元凱有“王佐之才”,謀略不在軍師將軍之下,治政理民不輸狄長史,爾等切莫輕視!”

眼看公孫越對杜預這麼重視,李存孝、狄青、秦瓊和韓擒虎對杜預的輕視瞬間退去不少,畢竟對公孫越識人的能力,他們早就見識過不止一次兩次。

“見過杜主簿!”

“飛虎將軍和漢臣將軍的威名,在下如雷貫耳,秦將軍和韓將軍也是能征慣戰之將,以後還請多多關照。”

杜預也上前向李存孝幾人打招呼,在前來界城的途中,他已經對這四人有了大概瞭解,知道他們是公孫越倚重的大將猛將,自然要搞好關係。

杜預,字元凱,京兆杜陵人,能同時入文廟和武廟的,只有兩個人,其中一個是大名鼎鼎的蜀漢丞相諸葛亮,另外一個則是魏晉名將杜預。

只不過比起諸葛亮來說,杜預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不過能進文廟和武廟的,都是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的當世才俊,杜預自然也不例外。

杜預從小博覽群書,勤於著述,對經濟、政治、曆法、法律、數學、史學和工程等學科都有研究,當時的人曾給他起個“杜武庫”的綽號,稱讚他博學多通,就像武器庫一樣,無所不有。

而杜預起家初仕曹魏,授尚書郎,成為司馬昭高階幕僚,西晉建立後,歷任河南尹、安西軍司、秦州刺史、度支尚書,遷鎮南大將軍,成為晉滅吳之戰的統帥之一。

參與晉滅吳之戰後鎮守襄陽,興建水利工程註解晉律,修訂曆法,耽思經籍,博學多通,多有建樹,著有《春秋左氏傳集解》及《春秋釋例》等。

當然杜預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公孫越透過【歷史之眼】召喚到的人才,本來只是想彌補陳平造成的空缺而已,沒想到召喚出這樣一個全才,而杜預的四維也極其優秀。

【姓名:杜預】

【統帥:98】

【武力:56】

【智力:97】

【政治:98】

可以說杜預就是一個出將入相的人物,不僅彌補了眼下謀略人才的欠缺,取得中山四郡之後,也可作為一方統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