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軍活動在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內等地太行山脈的諸山谷之中,得知青州黃巾軍要合兵一處,在首領楊再興的率領下出山支援。

只可惜青州黃巾軍敗得太快,在黑山軍到來之前就被殺得七零八落,楊再興率領的黑山軍,正好與回師的公孫瓚大軍迎面碰上。

楊再興上個世界就是綠林好漢,來到三國演義這個世界,又正好落在黑山軍中,憑武藝折服黑山軍首領張燕,做了黑山軍的首領。

楊再興跟在岳飛身邊多年,十分本事也學到了幾分,來到這個世界後雖然被【歷史之眼】抹去前世記憶,但本事卻沒有落下。

在楊再興的整合之下,號稱百萬的黑山賊中,選出了數萬身強體健者,組建成了黑山軍。

又經數月練兵,黑山軍儼然已經改頭換面,雖然還達不到令行禁止的程度,但也不能算是烏合之眾,戰鬥力十分可觀。

公孫瓚這次征討青州黃巾軍帶了兩萬兵馬,雖然大戰獲勝,但也損失數千人,如今黑山軍攔路,又要留兵看守七萬俘虜,可以呼叫的兵馬更少。

而黑山軍則是傾巢出動,兵力是公孫瓚大軍的數倍,無形中形勢已經對公孫瓚非常不利。

趙子龍並不清楚統領黑山軍的首領是楊再興,而他對自身的武力也頗為自信,自告奮勇上前鬥將。

對於趙雲的勇猛,公孫瓚在草原上就已經見識過,在剿滅青州黃巾軍時更是神勇,如入無人之境。

如今也沒有好的辦法,公孫瓚只能命趙雲出戰,希望他能擊殺黑山軍將領,從而提升己方士氣。

“子龍,黑山軍和青州黃巾軍一樣,都是一群烏合之眾,若是能殺了他們統領,這些黑山軍就是一群豬,人就算再多也沒有用!”

“是,將軍!”

趙雲行了一禮,隨後打馬離開軍陣,而黑山軍中也有一馬駛出,正是現任黑山軍首領楊再興。

也正是在這種生死之間的壓力下,趙雲的槍法越來越精妙,隱隱有突破的跡象。

與趙雲對敵的楊再興,自然發現了趙雲的異樣,對於這樣一個武術天才,眼神中不由閃過一絲讚歎。

不過讚歎歸讚歎,但楊再興卻不手軟,不僅出槍更快,力道也大了幾分,想要打斷趙雲的突破。

隨著一聲長嘯,趙雲彷彿打破了某種禁錮,不過突破的短暫虛弱期也被楊再興抓住,直接將他打得口吐鮮血。

幸好夜照玉獅子頗具靈性,帶著趙雲就朝公孫瓚軍陣逃去,楊再興手中長槍一指,數萬黑山軍便衝了出去。

有了楊再興的神勇表現,黑山軍個個都像打了雞血一般,七萬被俘虜的青州黃巾軍也趁機內訌。

前後夾擊之下,公孫瓚大軍雖然訓練有素,但也沒抵抗多少時間便出現了潰敗,最後只得在白馬義從保護下殺了出去。

黑山軍騎兵本就不多,追擊過程中又紛紛死在白馬義從箭下,到後來黑山軍反被殺得膽寒,楊再興只得抬手停下追擊。

公孫瓚逃回了涿郡,楊再興則是帶著黑山軍和解救的青州黃巾軍,很快便佔據了河間郡。

那些逃回青州的黃巾軍,得到訊息之後,聚集散兵遊勇,又重新殺回河間郡,與黑山軍合兵一處。

公孫瓚敗給黑山軍的訊息,很快便傳到了公孫越耳中,自然臨近的冀州袁紹也得到訊息,頓時引起譁然一片。

公孫越本來以為黃巾軍就是烏合之眾,結果公孫瓚居然栽在黑山軍手裡,不過想到現任黑山軍首領是楊再興,公孫瓚倒也輸得不是太冤。

公孫越雖然如此想,但公孫瓚就不這樣認為了,回到涿郡之後越想越氣,帶著劉關張三兄弟捲土重來,和黑山軍在樂城縣對峙。

楊再興出城打了一場,被劉關張兄弟三人以多欺少,敗逃回樂城後,接下來楊再興也學乖了,倚靠堅城閉門不出,開始與公孫瓚打消耗戰。

強攻一月仍然沒拿下樂城縣,反而損兵折將,公孫瓚只得帶著兵馬,灰溜溜返回到涿郡。

黑山軍兩度擊敗公孫瓚統領的幽州軍,算是在河間郡站穩了腳跟,楊再興的威名也傳遍了幽、冀兩州,使得無人再敢輕視黑山軍。

西涼軍號稱二十萬,但真正的王牌部隊是董卓的“飛熊軍”,數量也就在三千人左右,幾乎一百個士兵裡面才會挑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