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逐鹿中原(九)(第1/3頁)
章節報錯
就在公孫越出兵之時,冀州、豫州、兗州、徐州、荊州、幽州都捲入到了這場大戰之中。
最先出現問題的還是袁術,看到呂布突然獲得那麼多糧草輜重、寶鎧良馬,而自己什麼都沒有得到,心理頓時變得不平衡起來。
“你們都說說,憑什麼?他呂奉先憑什麼能得到這麼多物資?看看得到物資的這些都是什麼臭魚爛蝦,他們有什麼資格和我這個出自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相爭!”
袁術越說越氣,把滿桌子的竹簡掃落一地,這段時間要不是閻象在旁勸說,恐怕早就和呂布徹底鬧翻。
這一方面是因為袁術小肚雞腸眼熱,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呂布目光短淺沒有眼色,手下只有三千嫡系的幷州騎兵,把持著那麼多物資根本就用不完,卻一點也捨不得拿出來送給袁術。
“主公,如今大戰將起,此時應該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否則一旦在這次大戰中落敗,那就算擁有再多也會失去。
呂奉先的三千兵馬雖然不多,但都是百戰精銳,而且是我軍目前少有能拿得出來的猛將,一定要先讓他為我軍效命才是。
等這次塵埃落定之後,主公想怎麼處置都可以,如果大戰之前禍起蕭牆,後果不堪設想。
一旦我們違背盟約,到時候再無人相信我們,四面強敵環飼,只能疲於應對,恐怕離落敗不遠矣!”
“主公,軍師所言極是,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大戰勝利,一切等此次大戰結束後再說!”
眼看袁渙和閻象都是同一個意見,袁術雖然氣得胸脯起伏不定,但還是稍稍冷靜了一些。
隨著天色越來越暗,守城第七日總算熬了過去,完好的守城士卒已經不足萬人,盧植和劉虞已經在佈置內城防務,一旦外城守不住,便撤到內城繼續堅守。
連續七日攻城,比起守軍來說,公孫瓚大軍情況更糟,不僅損失慘重,而且士氣低落,對能否攻下城池已經持悲觀態度。
第八日辰時,埋鍋造飯之後,趙雲和田楷繼續率領騎兵出戰,這幾日下來大戰沒有小戰不斷,雙方各損失了數千人。
公孫瓚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樣,不過公孫越卻不這樣認可,關羽、張飛和管亥雖然最後攻上了城頭,但隨著一支精銳殺出,沒抵擋多久便退了下來,管亥還因此受了傷,好在並不致命。
“大哥,最後殺出來的那些人應該就是袁紹大將,麴義統領的八百先登死士吧?”
從公孫瓚鐵青的臉色上,公孫越知道自己說對了,能衝上城頭的勇猛之士並不多,在城頭那個狹小的空間裡,想要抵擋住守軍的攻擊非常難。
“二弟,臨西城我是攻定了,就算麴義的八百先登死士再驍勇,我也要將這座臨西城攻下!”
眼看公孫瓚鐵了心,公孫越也無法再多說什麼,只是想到一萬條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因為主將的怒而興師白白犧牲,心裡覺得沉甸甸的。
吃完午飯之後,大軍繼續攻城,仍然是劉備指揮,關羽和張飛衝鋒在前,管亥因為受了傷,便沒有參與下午的攻擊。
經過一天半的對射,城牆上的弩箭消耗甚大,幽武卒的弩箭消耗也不小,進攻的強度變弱了很多。
下午的攻擊慘烈了不少,關羽和張飛三次攻上城頭,但三次都被麴義和顏良統領的先登死士打了下來,在城頭並沒有站穩腳跟。
下午的攻城戰中,幽武卒第四軍又有三千人戰死,不過守軍的戰死人數也快速上升,比例差不多達到二比一的程度。
眼看即將取得實質戰果,公孫瓚繼續擔起強攻臨西城的任務,只是臨西城就像大海中的礁石,任驚濤駭浪如何衝擊,仍然屹立巋然不動。
接下來連續七日的攻擊,臨西城仍然沒有被攻下,而且守軍分外頑強,絲毫看不到攻下臨西城的希望。
公孫瓚又搭進去一萬多步卒後,總算是清醒過來,不得不撤兵返回界城,此時距離公孫瓚界橋之敗已近一月。
眼看史萬歲被項羽激怒,打馬就要出戰,蘇定方趕緊將其勸住,史萬歲與文丑沒見過項羽勇猛,但蘇定方卻感觸頗深。
要不是袁術拉後腿,自己又作為守城一方天生佔有優勢,蘇定方還真沒有把握,能擋住項羽兇猛的攻擊。
“蘇將軍,現在項羽陣前挑釁,我們若是怯戰,只會對士氣打擊更大,既然一人之力不可敵,那我們就用人數彌補劣勢。
待我和文丑將軍先去探探底,你和張郃將軍、高覽將軍、韓猛將軍隨時進行支援,我就不信這麼多人還拿不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