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逐鹿中原(五)(第1/3頁)
章節報錯
“漢臣將軍,如今袁紹敗逃黎陽,正是乘勝追擊之時,只需留少量士卒在此看守俘虜即可!”
眼看狄青似乎並無繼續進攻之意,張遼說出了進擊的意見,不過狄青並沒有與袁紹死磕的心,到了蕩陰之後便不再南進。
“文遠將軍,黎陽是進入兗州的橋頭堡,城高池深防備森嚴,我軍全是騎兵,想要攻下幾乎不可能。
黎陽只是一座孤城,等到袁紹與袁術分出勝負後,自然會撤離此地,我軍不需一兵一卒便可佔之,又何必要犧牲兄弟們的性命。
文遠將軍暫且在此休息,待我派人飛馬前往鄴縣報給我家主公,等我家主公到來之後,再決定是否進軍!”
“好吧,既然漢臣將軍決意如此,那在下也不好再多說什麼,便在此稍待一些時日,等公孫將軍到來後再做決定。”
將張遼安排在蕩陰城外的軍營中,狄青派人飛馬前往鄴縣報信,三日之後公孫越親自帶領幽武卒第一軍來到了鄴縣。
“文遠辛苦了,呂將軍可好?”
將幽武卒第一軍交給狄青安排之後,公孫越親自來到城外大營,與大名鼎鼎的張遼見面。
“主公,張遼就是呂布帳下小小部將而已,如何當得起主公這麼重視?”
看著麴義似乎很不服氣的模樣,公孫越只是笑了笑沒說話,論能力來說麴義確實很強,但其他方面來說,張遼可以甩他好幾條街。
張遼不管起初擔任雁門郡吏,還是後面跟隨丁原、何進、董卓、呂布,都是恪盡職守,雖然歷盡坎坷,但一直都保持本心。
張遼一直都不是呂布嫡系,投降曹操之後公私分明,而且能改過自新顧全大局,捐棄前嫌與護軍武周講和,是一個真正明事理之人。
當年,關羽暫時投於曹操營下,張遼與關羽為好友,曹操便派張遼以關羽私交好友的身份去尋問關羽的去留之心。
關羽表明只會跟隨劉備,張遼想到如果照實說給曹操,怕曹操殺關羽,但若不說實話,又不是事君之道,便嘆息:
“曹公,是如父親般的君上,關羽,是兄弟而已。”
“文傑先生,作為我軍軍師,你先說說自己意見吧,確定出兵計劃之後,仁杰先生也好進行糧草輜重排程。”
被點到名後,陳平沒有立即發表意見,而是整理思緒之後,這才娓娓道來。
“主公,志才先生的意見很好,下官總體上同意這個方案,我軍現在底蘊深厚,確實需要擴充兵力,以備接下來的大戰。
除了招募虎賁軍第五軍和幽武卒第十軍和十一軍派往戰場,還應再招募兩萬士卒嚴加訓練,以備將來出兵的需要。
可以讓韓將軍在趙國、常山募兵一萬,做好進入幷州的準備,漢臣將軍在廣宗就地募兵一萬,而且要廣造聲勢。
另外三萬大軍則在北平招募,除留下一萬交由張燕將軍,其他兩萬與虎豹騎一同前往廣宗。
河間郡已有秦瓊將軍、太史子義將軍和田將軍,再加上蹋頓將軍、普富盧將軍和徐榮將軍,在將帥方面已經足夠,只需要補充兵力即可。
而虎騎到達一百五十步外紛紛勒住戰馬,引兵撤回軍陣,只留下滿地整齊箭矢,以及在風中凌亂的敵軍。
“欺我軍弓弩射程不足,實在可恨!”
李存孝撤去之後,楊再興與太史慈如法炮製,田楷統領的大軍成了固定靶子,既不敢外出迎敵,又無法傷到對手,感覺十分憋悶。
“將軍,我軍沒有強攻勁弩,不能再這樣任對手消耗,否則一旦步卒兄弟們全部戰死,便不得不與敵軍正面對抗。”
“子龍、國讓,你們也各領一隊擅射士卒,遊離在步卒周圍,不讓他們再攻擊步卒,又不至於陷進戰圈,怎麼把握你們臨機決斷!”
“領命!”
趙雲和田豫各挑選兩千騎兵,超出步卒五十步範圍,待楊再興進攻時朝兩旁散開,回兵時則殺出。
這樣的戰術確實有效,射殺了不少豹騎士卒,李存孝和太史慈趕緊領兵殺出,這才減少豹騎損失。
“慕容將軍,他們已經有所防備,看來這辦法是不行了,你腦子靈活,還有沒有什麼好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