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先生,剛剛我和令兄以及仁杰先生正在商議進入漁陽之後的幾件要事,其中有一事非你莫屬,還請先生莫要推辭。”

“將軍但有吩咐,群定然竭心盡力!”

扶陳群坐下之後,公孫越一邊給陳群斟酒,一邊將火爐挑旺,推到陳群面前給他取暖。

“長文先生,待任命下來之後,我會在幽州建立招賢館,不論品行出身,只論唯才是舉,我想任先生為功曹從事,負責考察郡內官員政績,選拔人才之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聽聞招賢館招收人才的要求之後,陳群面色頗有些凝重,看了看陳平和狄仁傑,欲言又止有些猶豫。

“長文先生有什麼意見可以說出來一起討論,不要藏著掖著,在我麾下之人都是有話直說,這樣的氛圍以後你慢慢就會習慣了。”

陳群看了看陳平,得到他點頭同意之後,理了理言辭這才把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能得將軍委以重任,群實在誠惶誠恐,但對於選才標準這點上,下官有不同意見,還請將軍斟酌。

我大漢自高祖皇帝以來,一直推行的都是察舉制,而察舉制首要考察的便是品行出身,若將軍不論品行出身、只論唯才是舉,恐難招到有用之才,士人也多不喜。”

陳群一邊陳述自己的意見,一邊打量著公孫越的表情變化,眼看公孫越神色十分平靜,摸不清他心中有何想法,內心有些惴惴不安。

韓擒虎也不是啥善茬,雖然過了而立之年有所收斂,但身上仍然有揮之不去的任俠之氣,看到辛棄疾就像看到自己年輕十幾歲的樣子,忍不住就出言訓斥幾句。

“兩位壯士且住手!既然是來投軍,那便先行登記,你們身後還有這麼多兄弟,若是等你們打完,還不知要到什麼時候。

你們想要比試一番也無妨,等登記完之後,本將軍添點彩頭,你們再比試一番,這樣豈不更好?”

眼看辛棄疾和韓擒虎一言不合就動手,公孫越趕緊出言勸阻,也正因為如此,才見識到了辛棄疾得罪人的本事。

“你又是哪路狗屁將軍?我辛棄疾說話,哪能輪到你插嘴......”

“放肆!”

眼看辛棄疾出言不遜,典韋不由勃然大怒,狄青也提著神機萬勝水龍刀就要上前教訓辛棄疾。

“飛豹、漢臣且慢!我不是說過嘛,在我麾下之人,不會因言獲罪,這位辛壯士雖然直言快語,但並沒有啥歹意。”

“主公......”

眼看公孫越叫住自己,典韋、狄青還頗有些憤憤不平,辛棄疾也反應過來自己又犯了臭毛病,得知這正是自己前來投效的主兒,一張臉因為羞惱漲得通紅。

“辛壯士、韓壯士,你們是帶人來投,自然待遇也不一樣,如果你們身後這些兄弟能透過考核,那你們可以得到校尉一職。

不過本將軍看二位壯士頗為勇武,願意添個彩頭,你們二人比試一番,誰要是勝了,誰便再升一級為裨將軍,另外一人仍是校尉,如何?”

聽到一來就能擔任校尉一職,不管是辛棄疾還是韓擒虎,對此都頗為滿意,尤其是得知獲勝一方能擔任裨將軍,進入將軍行列,更是志在必得。

聽完公孫瓚的分析之後,帳中文武開始竊竊私語,剛才慌亂之下第一反應就是撤退,現在冷靜下來後,也覺得這不失於上策。

“主公,您說的這一點能否實現,前提是我大軍能在公孫越大軍到達前攻下漁陽縣城,否則一旦陷入前後夾擊的困境,後果不堪設想!

現在仍有一萬騎兵虎視眈眈,我軍雖有一萬五千騎兵,但想擋住的可能性仍然不大,至少還要調五千步卒配合。

如此一來攻城士卒即使全軍壓上,也只有兩萬餘人,此時守軍士氣昂揚,雖缺少箭矢與守城器械,但想要在短時間攻下漁陽縣城,機會實在渺茫。

所以末將主張立即撤退,至於伏兵一事,只要小心戒備,多派斥候探路即可,想要埋伏我軍又豈會那麼容易!”

眼看軍帳之中眾文武不說話,剛過弱冠之年的田豫站了出來,雖然年紀尚輕,但已經見識不凡。

田豫乃是漁陽雍奴縣人,剛過十六歲便投軍,因勇武過人入選白馬義從,如今雖然未滿二十二歲,其實算起來已經算是一名老兵。

不過白馬義從多驍勇之士,田豫雖因功升為軍候,管理兩百名士卒,但也就是中下層軍官而已,並未顯現出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