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幷州風雲(二十五)(第1/3頁)
章節報錯
“蘇將軍,情況不妙,敵軍又有兵員補充,而且攻擊強度更甚一個月之前,想要繼續堅守,恐怕難度太大。
趁現在敵軍還未完成合圍,我軍還有機會撤離,否則一旦被他們合圍成功,那這些兄弟恐怕就要全部留在這裡了。
今天敵軍的攻城力量看似沒有區別,但可以隱隱約約感覺到,東面的攻擊要弱一些,這或許是對手故意的破綻,也可能是他們剛剛攻城,還沒有完全施展開來。”
經過一天的艱苦守城之後,高覽站在城頭之上,對蘇定方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敬志,要想對我軍合圍哪有那麼容易,雖然清淵城被佔領,還有其他路可以撤離,敵軍不可能對我們完全合圍。
明天你帶五千騎兵出城,為我軍探明情況,隨時撤離做好準備!”
“是,蘇將軍!”
看著從界城方向,如同火龍一般蜿蜒而來,匯聚到軍營的援兵,白天大戰時蘇定方就在城頭親眼目睹,雖然還有所懷疑,但心裡已經相信了幾分。
高覽帶兵連夜衝出了城池,狄青只是做了象徵性的阻攔,等他徹底突圍出去後,才派出了李存孝統領的虎豹騎。
第二日,第三日......
連續強攻五日之後,臨西城已經岌岌可危,隨時都有可能城破,但蘇定方仍然在頑強堅守。
不過隨著士卒越來越少,蘇定方對於守住臨西城也越來越沒有信心,派出去的高覽沒有任何訊息傳來,也不知道情況到底是什麼樣。
就在南方大戰之時,北方的東部鮮卑,以及遼東三郡的公孫度,還有幷州的羌胡,同時入侵上谷郡和右北平郡。
“閻太守、國長史,東部鮮卑和遼東公孫度,號稱十萬大軍前來入侵,幷州羌胡也號稱五萬入侵併州,此時我軍需要派出虎賁軍在外騷擾,讓對手無法全力攻城。
只要對手不能一鼓作氣取得實際戰果,那就會再而衰,三而竭,等到時機合適,我軍便可進行反攻。”
漁陽太守府內,韋皋、尉遲恭和公孫成帶著少量士卒到了漁陽城,協助閻柔防守。
到了漁陽之後,他們果然發現異常,閻柔雖然表面堅守,但卻沒有任何動作,而且還派人監視。
“韋將軍、尉遲將軍,我軍本來就兵力不足,如果再分兵的話,守城的力量只會越發薄弱。
如今對手兩路進攻,我軍只能守住一方,目前堅守古北口是最明智的選擇,代郡那一邊就只能看烏桓大人慕容將軍了。”
“閻太守,我們來漁陽郡時,主公特意叮囑過,幽州好不容易恢復元氣,不可讓外胡在幽州境內肆掠,必須禦敵於外。
大司馬已經派鮮于輔和鮮于銀將軍統領兩萬士卒來援,有這些兵力在,同時守住古北口與代郡,也不是不可能。”
閻柔被拿下之後,國淵將他的罪行在城內公佈,雖然剛開始還有議論,但看到那些罪證後,很快就被平定下來。
“尉遲將軍,你領虎賁軍第四軍,出城與慕容將軍配合,騷擾敵軍不能全力進攻古北口,而居庸關那一邊,就得請鮮于銀和鮮于輔將軍鎮守了。”
國淵和韋皋商量之後,派人快速去通知早已到達,卻悄悄等在城外的鮮于銀和鮮于輔。
韋皋親自領幽武卒第二軍近兩萬人,前往古北口坐鎮,劉虞派來的兩萬大軍,一萬派往居庸關,另外一萬則交給國淵,作為預備隊隨時支援。
韋皋領著兩萬大軍,成功接管古北口後,看著城下那數萬騎兵,面色雖然有些凝重,但守住古北口還是極有信心。
畢竟在到來之前,他已經從公孫越那裡,知曉了東部鮮卑首領軻比能,以及遼東太守公孫度的詳細情況,算是做到了知己知彼。
軻比能出身鮮卑支部,因作戰勇敢,執法公平,不貪財物,所以被鮮卑民眾推舉為大人。
軻比能因其部落近塞,所以他抓住有利條件積極學習漢族先進技術和文化,促進了鮮卑族的進步和北方的民族融合。
鮮于輔得到書信後,上報朝廷,曹丕又派田豫招納安慰,軻比能的勢力因此更強盛,統領十多萬人。
搶掠所得財物,他都平均分配,當著眾人面處理完畢,從不私貪,所以部下願意為他效死力。
其餘部落的首領都很敬畏他,但是他的勢力還是趕不上曾經的鮮卑部落首領檀石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