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成,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漁陽郡的情況,主公他又哪裡會全知曉,如今的情況我軍確實無法雙線作戰。

至於大司馬派出的兩萬士卒,上次就被打得丟盔棄甲,現在又如何是那些虎狼之師的對手,還不如別來添亂。”

“閻柔,我看你是想擁兵自重,主公果然所料不錯,機會已經給你了,既然你自己不要,那就別怪我們了!”

“哈哈哈......就知道你們來者不善,子尼,動手!”

“是,將軍!”

聽到閻柔的吩咐,國淵沒有任何猶豫,只不過最後的結局和他想象的不一樣,國淵的長劍已經懸在他的脖子上。

“子尼,你!”

“閻太守,主公對你恩義有加,你居然暗中勾結袁紹,想要讓主公在南線大戰時,讓後方大亂,陷黎民於水火,此等險惡的心,只會是千古罪人!

你的罪證我已經收集齊全,你就算狡辯也沒有任何用,我現在不會殺你,等大戰結束後,會押送到北平城,聽候主公發落!”

尉遲恭走上前去,替代國淵控制住了閻柔,在來之前公孫越有過密令,告知國淵可以信任,他們雖然不知道原因為何,但還是選擇無理由信任。

如今國淵的作為,表明公孫越果然有識人之明,局勢也徹底被他們所掌握。

國淵在演義中雖然筆墨極少,但正史上卻是濃墨重彩,雖說不上治世之才,但也是一員良臣。

國淵,字子尼,樂安郡蓋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官吏,漢末經學大師鄭玄的高足,曾跟從管寧、邴原避亂遼東,後來迴歸中原,曹操任其為司空掾。

而國淵亦忠於職守,在朝議上討論問題時,經常厲言疾色,敢於發言,正直無私,曹操推行屯田制,令國淵負責處理屯田事宜。

國淵發揮其管理才能,多方面平衡政策利害,將屯田的土地分配給人民,又按照人民比例安排吏員跟進,更列明屯田的各項實行措施,短短五年間就令到國家倉廩豐實,百姓亦能安居樂業。

曹操征伐關中,留國淵作後勤,擔任居府長史,統攝府中諸事。

不久,田銀、蘇伯於河間造反,將軍賈信破之,田銀屬下千餘人眾請求投降,程昱勸曹操不誅降眾,國淵亦認為請降餘黨並非首惡,為其求赦,結果這千餘人都得以保命。

後來國淵任職太僕,位列九卿,最後卒於任內。

被曹操徵召任司空掾屬,每次在曹公府上議論政事,國淵常常正色直言,謙讓無私,曹操想廣泛地興辦屯田,讓國淵主持這項事務。

國淵屢次陳述應當增減的專案,考察土地,安置民眾,計算百姓數量,設定官吏,明確考核的辦法,五年的時間裡,就使糧倉豐實,百姓競相勉勵,樂於這項事業。

國淵雖居於列卿之位,但是仍穿布衣吃素食,把俸祿賞賜都分給親朋故舊,自己卻保持著謙恭節儉,最後死在官任上。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