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閃擊戰(三)(第1/2頁)
章節報錯
坐鎮臨西城的公孫越,接到趙雲送來的書信後,將城內的文武全部召集在一起商議。
“漢臣、志才先生,元凱先生在書信裡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他猜測曹操和袁紹的大軍,目的是為了聊城和清淵城。
一旦拿下這兩座橋頭堡,曹操和袁紹就會據城堅守,轉而南下攻擊呂布,取其糧草輜重補充消耗。
漢臣、志才先生,你們認為元凱先生的推測有沒有道理,我軍是應該暫時撤出清淵城,還是堅守到援軍到來?”
雖然心中已經有了傾向,但公孫越還是儘可能保持理智,不先入為主做出判斷,而是廣泛聽取意見再做結論。
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多聽聽屬下的意見,然後再做出判斷,也可以避免出現大的失誤。
“主公,不知元凱先生的傾向是堅守清淵城,還是暫時撤回臨西縣城?”
對於狄青問到的這個問題,大廳內的李存孝、典韋、趙雲等人十分感興趣,戲志才也想知道杜預的意見以作參考。
“漢臣,元凱先生只是說了自己的推測,這封書信只是陳述事實而已,並沒有任何傾向。”
“額......”
聽到杜預沒有任何傾向後,狄青愣了一愣,李存孝和典韋一時半會沒搞明白杜預的意思。
“志才先生,你先說說吧,我軍接下來該如何行動?”
被公孫越點名發表意見後,戲志才仔細想了想,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主公,以我軍目前的兵力,堅守清淵城和臨西城,等待渤海援兵前來,倒也可以辦到。
但堅守清淵城,對我軍有什麼好處呢?難道我們拖住曹操和袁紹的大軍,袁術和呂布會感激嗎?
以袁術和呂布的短視,他們巴不得主公與曹操、袁紹死磕,好給他們喘息之機。
這種損己利人的事情,以主公之睿智,定然不會做的,將拳頭先收回來,然後打出去才會更有力。
我軍做出姿態後,以曹操和袁紹的性格,定然會見好就收,留足夠士卒堅守後,派精銳南下攻擊呂布和袁術。
吞噬
但他們的兵力畢竟有限,等子武將軍他們統領的幽武卒第四軍、幽武卒第六軍和虎賁軍第三軍到達,那我們兵力上就佔了優勢。
不管是進攻清淵城,還是進攻聊城,我軍都可以自由選擇,把握住戰場上的主動權,何樂而不為呢?”
戲志才說完之後,李存孝、典韋等人連連點頭贊同,狄青想了一會,也贊成戲志才的意見。
“主公,末將也覺得,我軍沒有必要與曹操和袁紹死磕,分兵防守的壓力無疑很大,先暫時撤回來是明智之舉。
至於最後呂布和袁術能否擋住曹操和袁紹的攻擊,那就不是我們該考慮的了,只有將水攪渾,才有渾水摸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