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說完之後,程昱又進行了補充,意見非常一致,並不贊成對北方大舉用兵,仍然堅持進攻呂布和袁術。

“子遠賢弟,我也贊成奉孝的意見,北方戰事一時半會無法分出勝負,關鍵仍然是在南方。

袁公路與呂奉先矛盾已顯,如今呂布守下邳,袁術據守汝南郡、南陽郡和沛國南部,正是分而擊之的最佳時機。

聯軍此時的第一目標應該是據守下邳的呂布,此時他兵力不足,聯軍可以形成絕對的優勢兵力,戰而勝之的可能性極大,繳獲的糧草輜重足夠大軍繼續發起新的攻擊。

解決呂布之後,聯軍可以繼續進攻汝南袁術,與荊州劉表合擊之下,獲勝的可能性同樣很大。

只有將呂布和袁術擊敗,聯軍才有機會尋求北進,否則陷入雙線作戰的境地,不管面對哪一方,聯軍都無法形成兵力上的優勢,結局不堪設想!”

程昱說完之後,還沒等荀彧陳述意見,許攸先開口進行反駁。

“仲德兄謬矣,這個方案成功需要兩個前提,一是公孫越大軍不再繼續南下,二是攻打呂布時袁術按兵不動。

如果這兩個前提不能同時滿足,聯軍想要快速擊敗呂布的可能性並不大,到時候同樣會陷於雙線作戰的境地。

不僅南方攻不下,北方的情況也很可能變得更糟,依我看來還不如全力進攻北方,以袁術和呂布的短視,定然不會出兵!”

許攸的話不可謂沒道理,對袁術和呂布也看得很準,奈何曹操和麾下一眾文武,無心將用兵方向轉向北方,自然不會贊同他的意見。

“子遠先生此言差矣,聯軍進攻呂布之時,我料定袁術絕不會出兵。

至於北方的公孫越和劉備,出兵的可能性確實不小,但只要聯軍的速度足夠快,即使他們出兵也起不了多大作用。

因為兵力有限,所以據守北方的大將必須能夠獨擋一面,頂住公孫越大軍的猛烈攻擊。

而且要進攻呂布和袁術,首先需要穩定北方局勢,聯軍可以快速調動兵力,擊敗據守聊城的劉備,進而威脅清淵城守軍退路和糧道。

待清淵城守軍撤退之後,聯軍便可堅守清淵城和聊城,騎兵迅速南下攻擊下邳郡呂布,從而扭轉整個局勢。

這一切能夠實現的前提是兵貴神速,如果結盟達成,子遠先生返回魏郡的同時,我軍會立即對聊城的劉備駐軍發起攻擊。

到時候與在樂平城的蘇將軍合兵一處,從後路包抄清淵城,你家主公同時大張旗鼓進軍,公孫越定然會審時度勢,將戰線縮短以減輕後方壓力。”

聽完郭嘉的話後,曹操心中已經有了決定,但還是聽取麾下最倚重謀臣荀彧的意見。

“文若,你對奉孝和仲德的意見如何看?”

荀彧知道自己的意見,是曹操做決定最後的砝碼,而且此戰事關重大,因此非常謹慎,想了一會之後才緩緩說出意見。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