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曹丕屬官,同樣做太子文學的還有曹操親信郭嘉的兒子郭奕,司馬懿等,只有自己的親信,才會有這樣的待遇。

只不過荀閎或許是自身能力的緣故,和郭嘉的兒子郭奕一樣,遠遠比不上父輩那樣耀眼,最後隱沒於歷史長河之中。

袁紹麾下謀士這八大謀士,總的來說可以簡單劃分為河北、河南兩大派系。

因為袁紹自領冀州牧,當然需要冀州本地豪強、士人的支援,沮授、田豐、審配都是河北人,所以他們可以作為河北系。

但其實袁紹最信任的是河南系,尤其是在後期,因為袁紹是汝南人,辛評、郭圖、荀諶是潁川郡人,潁川和汝南同屬豫州。

逢紀、許攸是南陽人,南陽雖屬荊州,但其實離汝南很近,也可以算作河南系。

但是這種劃分只能算是一個總體的劃分,因為袁紹手下的謀士並不是如此簡單,這八大謀士雖然有才,但太過喜歡拉幫結派搞內鬥,袁紹又大搞平衡之術,失敗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在官渡之戰前,這些人還能團結一致發展壯大,就和現在很多公司創業一樣,上升期自然都是一片欣欣向榮。

但是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產生分歧,沮授和田豐反對袁紹南征曹操,審配、郭圖等人則堅決支援。

許攸嚴格說來應該算袁紹的朋友,早在洛陽時,許攸就和袁紹、曹操一起共謀大事,營救黨人。

許攸一向最關注自己的就是自己利益,得到袁紹的命令之後,懷著忐忑的心情前往兗州出使。

“子遠兄遠道而來,不知所為何事,自從洛陽一別,可有數年未見了,一切安好否?”

得知許攸前來,正在與麾下一眾文武商量將治所牽往濟陰郡定陶縣的曹操,親自來到濮陽城外迎接。

“孟德兄,我這次前來是奉本初兄的命令,商議繼續結盟,出兵攻打平原郡和清河郡之事。

如今公孫越和劉備立足未穩,正是盟軍反攻的最佳時機,否則一旦讓他們站穩腳跟,孟德兄和本初兄隨時都要面對來自北方的攻擊,恐怕再也無力北進了!”

對於許攸的來意,曹操和麾下一眾謀臣早就有所預料,也商議出了應對方式。

“子遠兄,唇亡齒寒的道理,曹某又豈會不知,奈何連番征戰,士卒十分疲憊,糧草輜重也消耗甚大,即便出兵也實在有限。

如今公孫越大軍兵鋒正盛,佔據渤海、平原、清河三郡之後未再南下,由攻勢轉為守勢,這種情況下想要反攻哪有那麼容易。

具體細節一時半會也無法商議妥當,還是先進城吧,我已命人備下晚宴,為子遠兄接風洗塵,具體事宜到時候再說。”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