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公孫將軍!”

劉備這次倒是真心感謝,結果比他預想的好得多,關羽和張飛也是喜形於色,終於又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

“現在繼續安排後面計劃,普富盧將軍,北方安定對我軍至關重要,以我對袁本初的瞭解,他很可能會勾結東部鮮卑、幷州羌胡和遼東公孫度,你這次前往漁陽和烏桓山擔子很重,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是,主公!”

對於這個任務的重要性,普富盧自然也清楚,既有些激動,又深感壓力很大。

“剩下的具體細節,就由文傑先生和志才先生安排,此戰對我軍至關重要,只能勝不能敗!”

“是,主公!”

安排完人選之後,剩下的事情公孫越不打算多插手,抓大放小的道理還是懂的,什麼都要自己操心,這些人也就沒了存在的意義,而且陳平和戲志才也比自己更懂。

趁大廳內一眾人在激烈討論,公孫越收回心神看著劉備,劉關張三兄弟確實是人才,只可惜有劉備在,關羽和張飛不會真心投靠任何人。

可以說在遇到諸葛亮前,劉備雖然四處漂泊,但不管是投袁紹,還是公孫瓚、陶謙、曹操和劉表,在他們麾下都真正出了力,也確確實實有這個才能。

劉備不但識人水平高、政治手腕強,極具人格魅力,打仗也很有一套。

這些年他一直未能成為一方諸侯,主要還是因為白手起家,起步比其他諸侯晚了太多,身邊又沒有一個智力超群的謀士做戰略規劃,才一直顛沛流離寄人籬下。

若論帶兵打仗的能力,劉備在三國群英中也能排到前列,特別是指揮一萬人以下的兵馬對戰,更是得心應手。

不過兵馬一多,劉備就有些犯迷糊,以他的指揮能力,一萬兵馬就是極限,再多反而無益。

正史上“火燒博望坡”就是劉備的戰績,只不過三國演義中,都加到了諸葛丞相身上。

劉備投靠公孫瓚時,公孫瓚派他和田楷防守袁紹的進攻,劉備多次擊退袁紹,升為平原縣令,不久後任平原相。

建安元年,劉備與袁術相持數月,呂布趁機偷襲,楊奉、韓暹在徐州、揚州之間作亂,劉備率軍出擊,將他們盡數斬殺。

官渡之戰,劉備投靠袁紹,袁紹命劉備屯兵汝南,曹操派蔡陽出擊,被劉備所殺。

建安七年,劉備在荊州依附劉表,曹操與袁紹相持於官渡,劉表趁機令劉備率軍北伐,意圖偷襲許昌,曹操派大將夏侯惇、李典迎擊,對峙數日,劉備佯裝退兵,引誘夏侯惇至博望坡,利用大風引發大火,伏兵趁機發起攻勢,大敗夏侯惇取得完勝,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火燒博望坡”。

曹操南征,劉備聯合孫權抵禦曹操,劉備陸軍與孫吳水軍水陸並進,協助周瑜在赤壁大敗曹操。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