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傑將結盟的細節遞了上來,公孫越仔細看過之後,考慮得非常周詳,並沒有什麼好修改的。

“仁杰先生、志才先生,你二位辦事妥當,一切都考慮到了,就按照這個計劃行事。”

在結盟文書蓋上印章之後,袁渙告辭離開了將軍府,接下來的事情他是外人並不適合參與,回到驛館安排回汝南的事。

“諸位,與汝南袁公路,徐州陶恭祖結盟之事勢在必行,不過我們也不能將希望寄託在他們身上,一切還得靠自己,所有人都可以發表意見,今天確定之後便開始準備。”

大堂內安靜一會之後,戲志才首先開了口,提出了出兵的看法。

“主公,此戰能拿下冀州剩餘六郡國自然最好,即使不能一戰竟全功,也至少要拿下渤海郡、平原郡和清河郡。

這次應以渤海郡為主戰場,清河郡為偏師,不過戰略意圖不能被袁軍察覺,一開始就應傳遞出清河郡為主攻方向的戰略意圖。

南下會戰雖然重要,但北方首先需要安定,駐守漁陽的虎賁軍第四軍和幽武卒第二軍絕不能調動,必須時刻防備東部鮮卑和遼東公孫度進犯。

而且以他們兩萬兵馬,兵力仍然略顯不足,還需寫信給烏桓大人慕容將軍,讓他配合閻太守,不能讓後方起火。

河間郡有虎賁軍第二軍、幽武卒第七軍和第八軍共計三萬人,但麴義和張郃都是河北名將,要想拿下渤海遠遠不夠,仍需要派兵前去支援。

依下官來看,可調常山韓將軍麾下的幽武卒第四軍,徐將軍訓練的幽武卒第六軍,以及虎賁軍第三軍前去支援,精銳盡出形成優勢兵力。

而界城只有漢臣將軍的虎賁軍第一軍、幽武卒第一軍和第三軍,兵力遠遠不夠,所以當務之急是招募新兵以壯聲勢。

如今有這麼多糧草輜重,寶鎧良馬補充,下官建議虎賁軍擴充一萬人,組建虎賁軍第五軍,步卒則招募兩萬人,組建幽武卒第十軍和第十一軍,稍加訓練之後,派到界城前方,經歷戰火磨練,很快就能成長為精兵。

至於張燕將軍的幽武卒第五軍,則留在北平城安定後方,隨時處理有可能發生的任何意外。”

戲志才說完之後,大廳內一眾文武開始議論起來,聲東擊西的計策並不高明,成功的關鍵在於能否瞞住對手。

“主公,渤海戰事至關重要,末將願往!”

“主公,我也願往!”

“......”

李存孝首先站了出來,楊再興等人也紛紛請戰,不過公孫越並沒有立即表態,而是看向狄仁傑和陳平。

“文傑先生、仁杰先生,你們也說說自己的看法吧,此戰需要如何佈置,一人計短兩人計長,準備越充分,獲勝的機率越大。”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