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老丈人來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吳景幫助操持下,孫堅被葬在曲阿,三個月之後,孫策帶著老母與幼弟幼妹,離開丹陽前往舒縣。
界橋之戰大敗之後,袁紹聽取沮授的意見,及時轉變戰略方向,與曹操、劉表聯合,厲兵秣馬準備秋季攻勢。
袁術也在積極備戰,不過這一切已經和公孫越沒有關係,因為北平城已經迎來了一個重要人物。
北平城西門外,有數十人徘徊於此,正是得到訊息之後,一大早就沐浴更衣的公孫越,帶著麾下一眾文武,在此地迎接從長安歸來的陳平等人。
歷時兩月有餘,陳平等人總算從長安平安歸來,不僅接回了蔡邕,還帶來了意外之喜。
“子幹先生,這次伯喈先生到來之後,勸說他留下的事情,就得拜託先生了。
如今的長安城是個危險之地,實在不適合做學問,只要伯喈先生願意留下,條件我會盡量滿足。”
“子慶,伯喈乃當世大儒,老夫與他一樣,平生夙願就是效仿班孟堅續修漢史,當初你不就是用這個誘惑,把老夫留在北平書院,如今故技重施即可。
放心吧,有伯喈在,老夫續修漢史也能輕鬆不少,即使你不說,我也會全力留下這老傢伙的!”
想到當初數次前往軍都山,才把盧植請出山的情形,公孫越不由笑了出來,當時只是畫餅而已,如今總算有實現諾言的能力。
“子幹先生,續修漢史乃是利國利民之事,即使困難再大,越也會傾盡全力,助諸位先生完成此事。
諸位先生但有所需,可以直接與狄長史聯絡,他會盡力滿足你們的需求,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在城門處等了將近半個時辰,長長的車隊總算出現在了視線之中,到了近前之後總算能夠看清,原來是接近上百輛馬車。
“伯喈先生,我們到北平城了,主公他們已在城門外等候,子幹先生也親自在城門迎接。”
陳平跳下戰馬,來到蔡邕的車架面前,得知到了北平城後,蔡邕撩開車簾,被陳平攙扶下了馬車。
“哎呀呀,子幹,我們可是許久沒見了,要不是霍將軍求情,恐怕我們就真的再見不到了!”
“伯喈,你這個老傢伙就是太固執,明明有機會離開,偏偏要留在長安那個危險之地,這次好了,參加完令愛大婚,就別再離開了,我們兩個老傢伙在北平書院任任教,把續修漢史這件工作完成之後,也差不多該休息了!”
“子幹啊,李傕、郭汜佔了長安之後,把整個長安弄得烏煙瘴氣,比董太師在世時還要過分!
我這次是離開了,可憐陛下還日日被欺凌,要不是有霍將軍在,恐怕天子最後的一點威嚴也不能留存。
不瞞你說,我這次是真心灰意懶了,既然無力挽狂瀾於既倒,不如完成續修漢史一事,也算是為漢家天下盡最後一點力。
只可惜西遷長安途中,好多書籍被毀,使得考證又難了不少,工作量大大增加,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完成此項大業......”
蔡邕的話盧植感同身受,兩位老人長吁短嘆,一敘離別之情,周圍之人倒也不催促,最後還是盧植反應過來。
“好幾個老傢伙,光顧和你敘舊了,差點誤了正事,快快過來,我為你引見一下!”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