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第2/2頁)
章節報錯
“董公知遇之恩,邕卻無法得報,如今曝屍於市,無一人收其屍,實在可悲可嘆......”
就在王允義憤填膺之時,大廳之中突然響起不和諧的聲音,眾人循聲看去,發現蔡邕正在伏桌為董卓哭泣。
“蔡邕,董卓伏誅,士民莫不稱賀!今日伏誅,國之大幸,汝為漢臣,乃不為國慶,反為賊哭,何也?”
聽到王允的聲音,蔡邕止住了哭聲,環視發現大堂內一眾公卿都在看著自己,王允也對自己怒目而視,知道剛才有感而發惹了大禍。
“司徒大人,邕雖不才,亦知大義,豈肯背國而向卓?
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自知罪大,願公見願,倘得黥首刖足,使續成漢史,以贖其辜,邕之幸也!”
蔡邕趕緊離座,跪在大堂之中,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剛才圖一時之快,現在想來後怕不已,脊背已經被汗水溼透。
“司徒大人,伯喈曠世逸才,若使續成漢史,誠為盛事,且其孝行素著,若遽殺之,恐失人望!”
“太傅大人,昔孝武不殺司馬遷,後使作史,遂致謗書流於後世,方今國運衰微,朝政錯亂,不可令佞臣執筆於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訕議也!”
太傅馬日磾也站起身為蔡邕求情,不過王允卻不顧太傅馬日磾的顏面,雖然初掌朝政,卻已經開始顯現居功自傲、自以為是、驕傲自負的性格。
王允揮了揮手,已經有軍士跑到堂上,將蔡邕拖了出去,整個大堂內無人再敢為蔡邕說話。
“司徒大人,眼下要緊之事,是如何收編西涼軍,蔡侍中已經被下獄,不如暫且放在一邊,等安定下來之後再處置,如何?”
從洛陽前往長安的途中,霍去病偶爾見過蔡琰,自此以後日思夜想,時不時就到蔡邕府上拜訪。
眼看王允正在氣頭之上,連太傅馬日磾的話都不管用,霍去病只得採取迂迴戰術,先把事情拖一拖,等王允氣勁過去再說。
“既然子勇求情,那就先將蔡邕下獄,等解決西涼軍餘孽再說,關於西涼軍收編一事,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李傕、郭汜、牛輔、董越、張濟等首腦必須盡誅!”
“司徒大人萬萬不可,西涼軍彪悍,若是將他們逼得走投無路,恐會鋌而走險作亂,不如暫且緩住他們,再分而化之!”
“司徒大人,子勇說得對,不能逼急了西涼軍,否則這些驕兵悍將恐會生變!”
眼看霍去病和呂布都不贊成誅殺李傕等人,王允有些猶豫,遲遲不能做出決斷。
“子勇、奉先,此事容老夫想想,思慮周詳後再做決定,你們首要的任務是穩定長安城,不要讓百姓慌亂!”
王允仍然沒有下定決心,霍去病心急如焚,卻是束手無策,這種事情必須儘快解決,猶豫拖延很可能會生變故。
第二日,長安城城門照常開放,一切似乎和往日沒啥區別,城內氣氛卻隱隱約約更緊張一些。
過了沒幾日,一道流言不知從何而起,言王允要殺盡西涼兵,殺盡西涼人,一個也不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