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黃沙漫漫,馬嘶雁鳴,撕裂著王昭君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

王昭君坐在一匹白馬之上,撥動琴絃,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琵琶怨》。

悽婉悅耳的琴聲,美豔動人的女子,使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於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為了王昭君的雅稱。

與前面盤點的蘇妲己、褒姒、浣紗雙姝西施和鄭旦不同,在蒼涼幽寂的塞外草原襯托之下,王昭君另有一番風味。

不過與蘇妲己等人一樣,王昭君的神態、身形、容顏、體態、身材、儀表、行走、談吐、姿態等方面也同樣無可挑剔,而她的影片盤點完成之後,打賞也正式展開。

雖然王昭君的打賞比不上西施那樣多,但很快就超過了鄭旦,直追蘇妲己和褒姒。

兩個時辰之後,王昭君的打賞兌換點增加速度慢慢變緩,而天穹之上也有新的盤點影片展開,對於王昭君的討論慢慢告一段落。

長安城北宮之中,一個體態纖美,輕盈如燕的絕世美人正在翩翩起舞,讓各個世界觀眾驚歎不已的是,那位絕世美人正站在一名壯漢手中,展現了一場讓人歎為觀止的掌中舞。

趙飛燕原名趙宜生,出生在江南水鄉,正因為體態輕盈,能在掌中起舞,故得“飛燕”之名。

趙飛燕天賦極高,不僅學得一手好琴藝,舞姿更是特別出眾,深得漢成帝歡心,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被漢成帝封為皇后。

就連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應玄宗之詔創制“清平調三章”歌頌楊貴妃的豔美時,其中還有“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之絕句用來讚揚趙飛燕的美。

可見趙飛燕的美,在李白心中佔有絕對的席位,而她與晉代綠珠、唐代楊貴妃並稱為“古代中國三大傑出女舞蹈家”。

趙飛燕極其美貌,所謂“環肥燕瘦”講的便是她和楊玉環,而燕瘦歷來也通常用以比喻體態輕盈瘦弱的美女。

趙飛燕的神態、身形、容顏、體態、身材、儀表、行走、談吐、姿態等方面也同樣無可挑剔,與前面五位美人相比,趙飛燕顯得尤為嬌小,倒是有一種特別的美。

趙飛燕能得漢成帝專寵,打賞自然也不會少,兩個時辰之後,天色漸漸變暗,同樣的一幕再次出現,兩道光柱從天穹之上照射下來。

只是與前面四人不同的是,這次照射下來的兩道光柱,其中有一道正好落在漁陽城中,引得百姓紛紛圍觀驚歎。

“飛豹、子義,快快備馬隨我前去,看看到底是哪位美人出現在漁陽城中!”

“是,主公!”

典韋快步跑去準備戰馬,一行幾人很快衝出太守府,朝著城中光柱的方向而去。

等到近處之時,公孫越看清光柱中是哪位美人之後,心中早已樂開了花,那光柱中的美人不是王昭君還是誰。

而被光柱籠罩的王昭君,看到騎著追風小白龍的公孫越,四目在空中相碰後,就再也沒有分開過。

“阿嬙姑娘,隨我回太守府吧。”

“好。”

當光柱消失後,公孫越縱馬來到王昭君身邊,得到她的允許後,一把將她拉上追風小白龍,朝著太守府疾馳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