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文先生,剛剛我和令兄以及仁杰先生正在商議進入漁陽之後的幾件要事,其中有一事非你莫屬,還請先生莫要推辭。”

“將軍但有吩咐,群定然竭心盡力!”

扶陳群坐下之後,公孫越一邊給陳群斟酒,一邊將火爐挑旺,推到陳群面前給他取暖。

“長文先生,待任命下來之後,我會在幽州建立招賢館,不論品行出身,只論唯才是舉,我想任先生為功曹從事,負責考察郡內官員政績,選拔人才之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聽聞招賢館招收人才的要求之後,陳群面色頗有些凝重,看了看陳平和狄仁傑,欲言又止有些猶豫。

“長文先生有什麼意見可以說出來一起討論,不要藏著掖著,在我麾下之人都是有話直說,這樣的氛圍以後你慢慢就會習慣了。”

陳群看了看陳平,得到他點頭同意之後,理了理言辭這才把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能得將軍委以重任,群實在誠惶誠恐,但對於選才標準這點上,下官有不同意見,還請將軍斟酌。

我大漢自高祖皇帝以來,一直推行的都是察舉制,而察舉制首要考察的便是品行出身,若將軍不論品行出身、只論唯才是舉,恐難招到有用之才,士人也多不喜。”

陳群一邊陳述自己的意見,一邊打量著公孫越的表情變化,眼看公孫越神色十分平靜,摸不清他心中有何想法,內心有些惴惴不安。

“文傑先生、仁杰先生,你們恐怕也和長文先生一樣,有相同的顧慮吧?”

公孫越沒有先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看向陳平與狄仁傑,二人沉默一會之後也點了點頭。

“主公,這也正是我二人擔憂所在。”

“三位先生的擔憂,其實大可不必,各種典籍與知識,本就多為士族掌握,機會也遠超寒門士子。

招賢館只是為了給這些有一技之長的人才一個機會而已,招收到的人才也大多擔任中下層官職,或在軍中為中下層軍官,主要是為了以後的發展做人才儲備。

如今漢室衰微、諸侯割據,各諸侯之間征伐不休,值此亂世之際,當用人用才,品行出身可暫不考慮。

等天下大定之後,用人當需德才兼備,否則只會引起天下動亂,還請三位先生明白本將軍一番苦心,儘快擬出一個章程,待前往漁陽之後,便將訊息傳遍天下。

另外招收軍官之事,你們可以和狄青、秦瓊、岳雲三人商量,再經三位先生潤色之後,一起釋出出去。”

眼看公孫越已經鐵了心要建立招賢館,陳群、陳平和狄仁傑只得按照吩咐行事,又對另外三件事進行詳細討論後,才各自回到軍帳休息。

幾日之後,劉虞吩咐從事田疇來請,前往州牧府議事,公孫越帶著陳平、李存孝和典韋,以及二十親衛,輕車簡從進了薊縣城,很快來到州牧府。

在州牧府中,公孫越自然見到了公孫瓚,此時公孫瓚身後不僅有從弟公孫範,還有徵烏桓展露頭角的常山趙子龍。

【姓名:趙雲】

【統帥:93】

【武力:99】

【智力: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