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前後夾攻,三戰三捷!(第2/2頁)
章節報錯
“蹋頓死了,投降不殺!”
“蹋頓死了,投降不殺!!”
“蹋頓死了,投降不殺!!!”
正在困獸猶鬥的烏桓突騎,聽到虎豹騎高喊蹋頓死了,本以為是虎豹騎奸計,但轉過頭髮現蹋頓已經消失,只剩坐騎孤零零待在那裡,頓時亂作一團。
李存孝乘勢挺進,禹王槊揮動之下,將烏桓騎兵的大纛旗砍斷,這下子不僅是蹋頓周圍的烏桓突騎慌了,其他烏桓騎兵也陷入群狼無首的狀態。
沒有狼頭指揮的狼群,又哪裡會是猛虎的對手,再加上慕容恪和難樓統領的騎兵一起高呼投降不殺,除了少部分仍在負隅頑抗之外,其他騎兵紛紛扔下了武器。
那些負隅頑抗的頑固分子,很快就被消滅掉,等緊繃的心絃鬆弛下來,公孫越這才發現自己已經累得虛脫,連手中的火龍槍都幾乎握不住。
“主公,剛剛俺那兩杆短戟沒有傷到蹋頓要害,只是讓他暈過去了而已,現在怎麼辦?”
一場大戰下來,典韋不但不覺得疲累,反而精力十足,檢查戰利品時發現蹋頓未死,抓著他就來到公孫越面前。
“飛豹,既然大局已定,這蹋頓也翻不起太大風浪,讓軍醫把他救活,以後還有不少用處。”
眼睛掃過蹋頓的四維,公孫越不由起了愛才之心,這蹋頓不愧是能總攝三大部的人,驍勇善戰,才略過人,被邊老比之莫頓單于一般的人物。
【姓名:蹋頓】
【統帥:94】
【武力:93】
【智力:85】
【政治:73】
按理說蹋頓的統帥值和武力值都不低,又有精銳的烏桓突騎,公孫越實在想不明白,他是怎麼被張遼陣斬的,還成了張遼光輝戰績中的一項。
不過年代久遠,很多事蹟的具體情況已經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再加上戰場情況瞬息萬變,或許蹋頓眼看張遼兵少,有所輕視導致陰溝裡翻船也說不一定。
不過不管怎麼說,蹋頓都是一個優秀的統帥,殺之實在可惜,留下來統帥被收編的烏桓突騎,不失為一員大將。
“二將軍,在下常山趙子龍,現為白馬義從百夫長,公孫將軍特命白馬義從前來救援,現在此處既然戰局已定,白馬義從需立刻返回,特來請辭!”
就在公孫越沉思之時,一名白袍銀槍的小將打馬向前,正是方才白馬義從裡面最神勇的那名小將,不是“白馬銀槍”趙子龍還是誰。
“原來是子龍,果然好一員英姿勃發的神勇小將,你說得對,是應該抓緊時間回援,烏桓突騎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李存孝、典韋、秦瓊、狄青,把虎豹騎全部帶上,隨本將前去支援公孫將軍!”
“是,主公!”
在李存孝、典韋、秦瓊和狄青的整合之下,虎豹騎很快便列好陣勢,公孫越仔細一看,原本接近四千人的虎豹騎,如今卻已不足兩千,此次大戰可謂元氣大傷。
虎豹騎個個身上鮮血染甲,雖然神色疲憊,但一個個戰意高昂,已經初具一支鐵血之師的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