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白衣神將”薛仁貴!(第1/2頁)
章節報錯
公元657年閏月,右屯衛將軍蘇定方進軍西突厥,征討反叛的阿史那賀魯,薛仁貴上疏說:“臣聽說師出無名,所以戰事不會成功,明示天下敵人是賊寇,那麼才有降伏敵人的可能。
現在泥熟依仗一向擁有的才幹,不願屈居賀魯之下,結果被賊寇擊破,妻兒子女都被俘虜,漢兵之中有在賀魯諸部落得到被擊破的泥熟等人的家眷人口,將要把他們充入賤籍,處置方式是妥當的取回並且送還給泥熟等人,仍然一樣賞賜。
那麼即同情憐憫了泥熟等人無枉被攻打的事件,又讓百姓明白清楚賀魯等部性如賊寇,知道陛下恩澤廣佈。”
唐高宗李治聽取了他的意見,派遣人搜尋賀魯部的人送了回去,於是泥熟部的人請求跟隨唐軍效命。
公元658年,唐高宗李治命程名振征討高句麗,以薛仁貴為其副將,薛仁貴於貴端城擊敗高句麗軍,斬首三千餘級。
公元659年,薛仁貴又和梁建方、契必何力等,與高句麗大將溫沙門戰於橫山。
薛仁貴手持弓箭,一馬當先,衝入敵陣,所射者無不應弦倒地,接著,又與高麗軍戰於石城,遇善射敵將,殺唐軍十餘人,無人敢當。
薛仁貴見狀大怒,單騎突入,將其生擒,十二月,薛仁貴又與辛文陵在黑山擊敗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以下將士,戰後他因功拜左武衛將軍,封河東縣男。
公元661年,一向與唐友好的回紇首領婆閏死,繼位的比粟轉而與唐為敵。
唐高宗李治詔右屯衛大將軍鄭仁泰為主將,薛仁貴為副將,領兵赴天山擊九姓鐵勒。
臨行前,李治特在內殿賜宴,在席間對薛仁貴說:“古代有善於射箭的人,能穿透七層鎧甲,你射五層看看。”
薛仁貴應命,置甲取弓箭射去,只聽弓弦響過,箭已穿五甲而過,李治大吃一驚,當即命人取堅甲賞賜薛仁貴。
鄭仁泰、薛仁貴率軍赴天山後,九姓鐵勒擁眾十餘萬相拒,並令驍勇騎士數十人前來挑戰。
薛仁貴臨陣發三箭射死三人,其餘騎士懾於薛仁貴神威,都下馬請降。
薛仁貴乘勢揮軍掩殺,大敗九姓鐵勒,並坑殺降卒,接著薛仁貴又越過磧北追擊鐵勒敗軍,擒其葉護兄弟三人。
薛仁貴收兵後,軍中傳唱說:“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從此,九姓鐵勒衰敗,不再為邊患。
公元666年,高句麗權臣淵蓋蘇文病死,其子泉男生繼掌國事。
泉男生的兄弟泉男建、泉男產趁機發難,驅逐泉男生,泉男生投奔唐朝,懇求唐朝發兵相助。
六月,唐高宗李治先遣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道安撫大使,右金吾衛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行軍總管,以泉男生之子泉獻誠為鄉導,一同進討高句麗。
同年十二月,李治任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兼安撫大使,出任遼東前線最高指揮官,薛仁貴也參與了此次徵高句麗之役。
公元667年九月,李勣首先攻拔為“高麗西邊要害”的新城,並趁勢揮軍進擊,連陷十六座城。
泉男建派兵襲擊尚在新城的龐同善、高侃,薛仁貴聞訊後,率軍及時救援,擊敗高句麗軍,斬首數百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