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他都掙不到

從她寫的資料來看,楚偉還是有一定的本事的,不過想想也是,好歹是幾十億資產的大老闆。

他涉及的產業有餐飲,新媒體,還有新能源開發等等,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未來的潛力股。

至少在今後的實體經濟復甦的時候,還能佔據一定的先機。

不過他想要的是那種有真正有前景的公司,這種公司加起來也不過兩三家而已,差不多三四個億就能入手。

這點錢,對李義陽來說,還是很輕鬆就能拿下來的。

但讓他願意買下來的根本原因是,九龍湖公館樓盤,給他帶來了近二十個億的收入。

而這一切,本來都是楚偉的。

只因為他兒子引發出來一系列的事,所以才會低價到自己的手上。

這也是為什麼,有無數的開發商,在中途資金斷裂的時候,會想不開跳樓。

因為房地產開發就像股票一樣,是加了槓桿的,手裡他們可能只有一個億,甚至幾千萬,就敢做十幾億的專案。

而這些拿不出來的錢,只能找銀行貸款。

而只要你有房子有地,銀行就會把款貸給你,因為一旦你還不起貸款了,銀行就可以用你的房產和土地來做抵押,他們反正說穩賺不賠的。

因此,開發商看似很有錢,實際上負債率非常高,十個就有九個是向銀行貸了款的。

可實際上房地產並沒有外人想象的那麼賺錢,就算賣出去了二十億的銷售額,可能實際上的利潤只有五個億而已,可他們要承擔的風險,比這利潤要高的多。

但儘管這樣,房地產這個行業,也從遠都不會滅亡,只是到了十年二十年後,會有很多的開發商,成為優勝劣汰下來的淘汰品而已。

能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必然是那些能跟上時代腳步的人。

從楚偉的這件事上,則讓李義陽對這個一世,有了更深的瞭解和認知。

其實像楚偉這樣,在這次股災中,受損嚴重的人有非常多。

他們都成了這場股災的犧牲品,也警醒了無數人。

就這場股災來看,這幾年的實體資產,均被壓低拋售,所以現在正是抄底的好時候。

因為再過幾年,實體經濟起來了,再想用白菜的價格買下來,那就是異想天開的事了。

不僅僅是國內,國外的那些人,都會清楚的認識到,實體經濟才是國之命脈,那些電商都是虛的。

沒有實體,就沒有電商,電商是在實體的基礎上,才能實現的一種經濟。

所以在未來,不論經濟朝那個方向發展,又研發了多少新型的產業出來,實體經濟始終排在前位。

而國家經過這場股災,已經有意向往實體資產靠攏了,而且還會和電商經濟打實體戰。

這國家的意向都這麼明確了,那些資本家自然跟著國家的意向走,那實體店自然就越來強大了。

只可惜李義陽的錢還是太少了,如果能更多點,他就能吃掉更多多公司,引領未來,不過還有機會,以後邊賺邊收購也是一樣的。

想到這,李義陽立即回過神來,他認真挑選著自己能用的上的公司。

挑完後,他立即就給雲彩兒發了過去:“這些用紅色線圈起來的,都是我打算買下來的資產。

你告訴楚偉,一些具體發購買細節,我會過去方面和他談,你讓他冷靜點,不要亂來,事情還沒有到真正絕境的地步。”

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幾行字,但在雲彩兒看來,這就是她的救命符,這讓她嘛顆一直懸著的心,也慢慢的放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