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開始競價,聲音大的,好想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有錢一樣。

人都是缺什麼,就會暴露出什麼樣的缺點。

他們的行為,在這群大老闆的眼中,就如同智障一樣,沒有要參與進去的念頭。

“我出三萬!”

“我三萬一!”

…………

“五萬二!”

“五萬三!”

…………

就這樣一路競價下來,這件清朝時期的民窯青瓷,抬到了八萬,最終被一個胖胖的男人拍走了。

這樣的價格,在李義陽的意料之中。

第一件拍品被拍走後,主持人開始介紹第二件拍品:這個拍品是宋代金鑲白玉鏤雕雙鹿紋帶板,是一種唐宋元明時期的高等級玉飾品,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一玉帶板。

玉帶板,又稱玉帶跨,是鑲綴在腰帶上的玉製裝飾物,是古代用以彰顯官階爵位的身份標誌。

玉帶板出土時多鑲綴在革帶之上,一般由十幾至二十幾塊數量不等的扁平玉板組成,這種鑲綴著玉帶板的革帶被稱為玉帶或大帶。

而咱們這塊是,十六塊扁平玉組成的其中一塊,被稱之為玉帶。

只有品級在三品至三品級以上的人才有資格佩戴,這塊玉帶板雖然沒有保留完整性,但它是名副其實的官家之物,如果有喜愛這塊玉帶板的人,一定不要錯過,我宣佈競拍正式開始。”

主持人講解完,就正式拍賣了,這塊玉帶板的起步價是五十萬!

這起拍價可不低,但很多富豪卻都蠢蠢欲動。

包括楊振雄也參與了其中,畢竟這官家的東西,還是比較少見的。

很快就被拍到了一百五十萬的價格,程泰安見楊振雄也在競賽,象徵性的叫了兩次價格。

“李老弟,這可是宋代的玩件,你確定咱們不拍下來嗎?”

李義陽介紹:“這並不是宋代的玉帶板,沒必要拍。”

上一世他研究過不少古玩,其中就收藏過宋代的玉帶板,還是完整的一套,價格四千多萬,而且收藏價值在不斷提升。

所以他一眼就能認出來,這並不是宋代的玉帶板。

看這玉的成色,應該是明代的,只不過是仿的宋代玉帶板的樣式罷了。

因為這東西並不常見,所以很多人無法鑑定它是不是宋代的,只能大致的看出這不是現代藝術品。

而楊振雄在競價的時候,那個副館長並沒有阻止他,可見他並沒有看出來。

這樣的考古學家,究竟有多少水分,他就不得而知了。

現在他終於知道,楊振雄為什麼虧錢了。

聽了李義陽的解釋,程泰安明瞭的點了點頭,隨即看別人競價。

還在競價的楊振雄,與程泰安有兩個座位的距離,見程泰安不叫價了。

笑著問道:“程老闆,你怎麼不叫了,這可是宋代的玉帶板啊,錯過了這次,以後還不知道在哪能遇上官家的玉帶板呢!”

程泰安:“君子不奪人所好,楊老闆喜歡,我就不爭了。”

反正有的是人爭,不差他一個。

競價還在繼續,已經有人出到兩百萬的價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