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曹操並沒有像是袁紹和孫策一樣。

顯得那麼難過。

他本身就不是一個純粹的武將。

正所謂治世之能臣。

曹操的這個能耐可不是隨口說說的。

相較於莽夫,他顯然更適合當謀臣。

而且曹操最厲害的是,他自己就有足夠長遠的眼光和決斷的能力。

袁紹其實也確實不弱。

在智謀方面的確比尋常人強太多了。

只是他好謀無斷,沒有辦法十分明確的看出來什麼東西對於他現在來說是最重要的。

而且也沒有辦法能夠在大的方向上完成統一的規劃排程。

這才是最傷的。

曹操現如今的選擇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應該算是最最佳化,也最有遠見的。

他並沒有將自己鎖死在一個地方。

從最開始的時候尋找到了那個合適的築城點之後。

他就開始為將來做謀劃。

僅僅只憑一個城池的話,肯定是沒有辦法阻擋的住那些妖魔進攻的。

而且一個城池所能夠獲取的資源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夠的。

開分礦!

墾荒總歸是困難的。

而每一個城池在建立起來的時候, 都會附帶幾塊半開墾的良田。

曹操很敏銳的就發現,這些良田不光是開墾的難度低,而且土地之肥沃,也要明顯超出了其他的土地。

用最少的力氣,獲得更多的資源。

曹操毫不猶豫的就派遣手下大將前去佔領了一座之前就已經發現的遺蹟。

並且利用手中的資源對那處遺蹟進行整合。

這樣發展下來。

雖然前期會因為開分礦的舉動少許拖延自己的發展速度。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

兩個基地的產出供應給一個基地的話,顯然要比單獨一個基地要來的多的多。

更重要的是兵源!

一個城池之中的英靈烙印是有限制的。

當這個城池之中所有的英靈烙印都被喚醒之後, 之後便沒有了繼續補充兵源的能力。

但若是從一開始他就大力從別的城池喚醒英靈。

再將這些英靈匯聚到自己的主城之中。

日後真要是遇到了妖魔大規模攻城的話。

主城中那些最初並沒有被喚醒的英靈, 自然就能夠作為後備,源源不斷的補充上來。

曹操的舉動自然是得到了劉邦等人的一致好評。

不過在各自築城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