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最近三年梁朝不太平,但這與十年戰爭比起來,就是小巫見大巫。

那十年,梁朝陣亡將士三百餘萬,死在兵災裡的百姓更是高達六百萬。全國人口減少三分之一,何等慘烈。

而那十年,正是陳太后當政的十年。在那樣艱苦的條件下,她堅持不認輸、不和談, 一定要打下去。終於獲得勝利,沒讓胡人入主中原,這使她堪得起“武烈”二字。南晉文壇誰都罵,唯獨不罵武烈皇后。

近三年的兩次北方戰爭,都只能算區域性戰爭, 派去十幾萬人就解決問題, 並沒有殺到中原腹地,沒有對農耕文明的基礎造成破壞,故而這三年梁朝經濟穩步上升。

不得不說,曹玉簪算是一個開明的掌權者,最起碼比武烈皇后開明。雖然“民御公車”和“培養御史”有她的政*目的,但這些確實拓寬言道,也給百姓提供伸冤的機會,強有力地震懾官員,不敢胡作非為。

而陳太后時期經常殺人,導致御史言官不敢說話。

據說陳太后是一個不愛爭吵的人,從不在朝堂上吵架。就算爭辯,也是在後殿與三位門閥大佬和那些老親王們私下進行。

可曹玉簪不一樣,她是一個愛吵架的人,人越多吵得越來勁。

小腰一擰,小脖子一梗, 瞪著眼, 晃著大腦袋,感覺她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氣。當然,在後殿單獨與蘇御見面時她才會這幅體貌表情。而她在朝堂上是非常端莊的,與在後殿的她完全是兩個人。

有時蘇御看著她,甚至感到恍惚,問天下是不是本來就有兩個曹玉簪。

今個朝堂上,她與西門真森吵了起來。從上朝第一個議題,一直吵到下午。整個過程不吃不喝不上廁所,也是夠受的。

西門氏一大群人,與曹太后的一大群人激烈辯論,差點沒打起來。

當時蘇御坐在席上,看著兩夥亢奮的傢伙,想到的是明朝土木堡之變後的那場朝堂鬥毆,據說還打死過人。

今天別的事沒幹,光聽他們吵了。估計是曹大頭在報復西門真森前幾日在後殿的不良表現。她似乎在說:你可以任性,我憑什麼不能任性一次?

散朝後,西門真森像個鏘毛狗似的走了,看他那氣沖沖的背影,蘇御有些想笑。

蘇御沒回家,而是跑到醉玉皇吃口飯,與歐陽鏡閒聊一會。本打算去北市看看,又擔心有刺客,於是回家,結果碰到趙晃。

今日趙晃沒去上朝,感嘆自己錯過一場好戲。

趙晃跑到秦王府不完全是騙錢,他還真有一個秘密要說。

前一陣蘇御問趙準,知不知道萬隆帝的那些私生女安排在哪?

趙準說他也不清楚,他說要去問問太妃。結果也不知是怎搞的,現在道光坊裡的人都知道蘇御要找那些私生姐妹。作為皇族大混混,趙晃當然知道。而且他比一般人知道得更早。

“你不用去外面找,唐府裡就有,十二公子夫人就是。”趙晃嫌酒盅太小,換成二碗,一邊喝酒一邊說。

唐典夫人,就是那個在唐寧八十歲壽宴上與滎澤公主趙玎鬥嘴的婦人。當時她明裡暗裡罵唐典和韓浩,不如死在平康坊大街上臭一塊地,給蘇御留下深刻印象。

沒想到吵架的兩個人竟然還是親姐妹。

以前沒感覺十二夫人與趙玎長得很像,可現在聽趙晃這麼一說,還真覺得有那麼點意思。

蘇御點點頭:“應該差不多。”

趙晃擺手:“那根本就是明擺著的事。她娘都承認了。”

“哦……”蘇御稍頓一下,又道:“我想知道的不是這些明面上的,而是那些沒公佈的。”

趙晃眨眨眼:“你問這個幹什麼?”

蘇御有些不知怎麼回答,於是道:“就是隨便問問。”

“你少來。”趙晃拿筷子敲碗:“你快說,到底因為什麼!”

趙晃知道蘇御去樓上找朱雀,孤男寡女那麼長時間,能發生什麼事大家心裡都有數,於是蘇御也就直言道:“朱雀身世一直是個謎。我曾問過她,她說她查過,但不敢肯定就是那個男人的女兒。”

“這叫什麼話?”趙晃眨眨眼。

蘇御不置可否的聳了聳肩:“她說與那家女兒們長得不像。別人家姐妹都是越老越像,可她一點像的地方都沒找到,完全不是一家人的感覺。朱雀懷疑她母親可能跟過別的男人,而我擔心跟的是萬隆帝。”

趙晃放下筷子:“那朱雀看的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