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寡婦嘴裡的話,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說不準哪裡就有坑。按她說的,就是讓蘇御去爭賢王的家產。若蘇御真的去了,說不準賢王就會翻臉。就算不翻臉,賢王派系裡其他人也會討厭蘇御。

而且蘇御有一個與曹玉簪不同的觀點,蘇御覺得賢王不會很快去世。有些人就是這樣,看起來病央央的,可這種人且活著呢。

黃泉路上無老少,賢王和康王還不一定誰死在前頭。

還有一點是蘇御不認同的,蘇御不覺得賢王已死心。在這次大規模將官更替當中,賢王選了九個孫子送到軍隊裡歷練。蘇御發現這些孫子明顯比賢王的兒子靠譜。

值得一提到是,賢王本來有兩個好兒子,可惜抗胡戰爭時犧牲。否則豈能輪到張雲龍和蘇御。

發現蘇御臉色不大好,曹玉簪不再說那些討人嫌的話,而是開始聊家常。問蘇御王府建得怎麼樣了呀?唐家是不是摳摳搜搜的?如果是的話,她可以出面說幾句話。

蘇御說,不用。

她又問:你和唐靈兒打算什麼時候重辦婚禮呀?你打算納誰為側妃呀?

蘇御說,等靈兒分娩後再說。

曹玉簪不免得意地道:“且不說我有沒有兵權,但我畢竟是太后。就比如這親王家婚喪嫁娶的事,我說了算。我給親王指婚,王妃沒有資格拒絕,否則就是抗旨,我可以直接廢她。”

這次曹玉簪還真不是吹牛,可蘇御不希望別人插手自己的生活。生活的樂趣在於細膩之處,而不是大刀闊斧金石亂撞。

人就是這樣,有奔頭的時候才是最快樂的,而不是已經獲得。一旦獲得,卻沒有新的目標,人就會覺得空虛。靠曹玉簪拔苗助長,就把樂趣都給弄沒了。而且強扭的瓜不甜,弄一大堆女人回家,把正室活活氣死,那不是蘇御想看到的。

當然,歐陽鏡肯定不同意蘇御的觀點,但許洛塵會同意。有些人的樂趣在細膩處,而有的人活得粗糙一點,各有所好,弗論高低。

蘇御這次來後殿,順便把廢婚書辦了,可蘇御並不打算拿給唐靈兒,想著分娩之後再說。隨後去皇城口內侍省坐一會,卻發現內侍省掌印太監姬凌雲已被撤職。

不知二師兄被安置到哪。問小太監,小太監支支吾吾,裝不知道。

童玉擼胳膊挽袖子,要打那小太監,卻被蘇御攔住。

蘇御發現自己身份越高,童玉脾氣越大。這也不難理解,就好像曹玉簪身邊的曹小寶也是如此。

童玉天生小骨架,也不會武功,可他心氣兒高。在郡主府他只害怕老貂寺胡榮,其他奴才他誰也不怕,包括王珣,他經常與王珣對著瞪眼睛,如果發現情況不妙,他就跑去找老黃。他知道老黃是王珣的剋星。

他為什麼害怕老貂寺?可能是因為常佑與他說過什麼。常佑與童玉一起來郡主府,但他在郡主府存在感很低,因為老貂寺讓他成天待在三院正屋裡看守,哪也不許去。

老貂寺屋裡到底藏著什麼寶貝,常佑也說不清楚,總之他不敢去碰老貂寺的那些瓶瓶罐罐。據說裡面有蛇。

……

第四師檔案每天送來京統,蘇御就去京統批閱。

就說這校長不是白當的,一年的經營終見成效。尤其是最後一批離開軍校的學員,對校長的崇拜溢於言表。聽說校長擔任第四師中郎將,他們寧當逃兵也要跑來第四師。這也是前一陣第四師吸納逃兵的原因,蘇御在給那幫人釋放訊號。

而且這幫人不僅軍事素質過硬,還都會寫字,大大增加了溝通的便利。

蘇御每天都能收到幾十封信,一邊看信,一邊做筆記,還會特別記住幾個人名。看這些公文和信箋,就要花一個時辰的時間。都忙完,還要回家繼續工作。蘇御讓戶部把奏摺送到郡主府小西樓。

其實蘇御可以直接去戶部看摺子,又或者與那幫官僚面談。可蘇御偏不。此舉的目的,就是保持距離感,層次感。該擺譜的時候擺譜,該下手的時候下手。

若都混得太熟,反而不好下手,那還怎麼敲詐他們呢。畢竟現階段養活第四師的錢,就指望從這幫官僚手裡出了。若有御史來查賬,就讓這幫官僚捱罵,到時秦王千歲再出面解救他們也就是了。

剛回到郡主府門口準備下車,見唐小肥急匆匆跑過來:

“不好啦,不好啦,馮瑜病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