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馬衛隊長“豹頭金剛”史進衝與御史大夫衛隊長“小奉先”薛醉騎在馬上,好心情地開著什麼玩笑。

那薛醉果然不負“小奉先”之名,虎體狼腰,青頭猿臂,觀其項上,面似傅粉,劍眉入鬟,目似朗星,鼻如玉柱,口似丹朱,大耳朝懷,頭戴一頂亮銀冠,二龍鬥寶,頂門嵌珍珠,光華四射。

有傳言,薛醉本姓蕭,曾認薛普為父,遂改姓。薛普曾是玄甲總督糧官,也是如今玄甲第十五師中郎將薛景山的父親,金城駙馬薛景雲的父親,唐府十二小姐唐媏的公公,第九師中郎將薛雲的族伯。

後來薛醉為何離開薛家投靠西門氏,不得而知。

以前感覺唐振像呂布,可現在看來還是他更像,但唐振比他高階,蘇御心中琢磨,唐振更像霸王項羽。

史進衝撥馬歸隊,薛醉也撥馬而走。

觀這二人,恍惚間竟有見到張飛與呂布的既視感。只是傳言張飛見到呂布就瞪眼,他二人今日倒不是那樣。可也有耳聞,平時二人見面都是不服不忿,今日異常,估計是因為心情好。

蘇御來到紅樓,憑藉親王身份自然有座位。

或許是故意,孟家禮官把兩位攝政王安排一處。蘇御與趙準也不說話,就坐在那裡聽著。仔細看這兩位親王,怎說也是一個爹生的,真的有點像。都是白淨面皮,頭扎親王紫金冠,穩穩端坐,頗有氣派。

此時孟家兩派還在激辯,聽得出來,孟狠是在懷疑孟丹青,而孟丹青當然不承認。

既然到了這一步,孟氏分家勢在必行,誰也攔不住。就好像當初清化坊一樣,唐振與唐寧搞出東西二府,孟家想必也是如此。

一群人吵吵嚷嚷的,和事佬們不時說些話兒,勸慰雙方不要太激動,都是一家人好好說話,云云。

“勁鋒新掌第四師,感覺如何?”在他們爭吵時,趙準輕聲問了句。

趙準是皇七子,而他身前的哥哥們都死絕了。至於牧王,直到歸隱還叫陳牧,所以沒進入皇族排行,而張雲龍也是如此。現在趙準反而是這一批親王裡的老大。

“尚可。”蘇御淡淡的回了一句。

“勁鋒需勤奮,咱們這批皇子,就靠你和雲龍了。”說話間趙準瞥唐振他們一眼:“我們與三門閥之間,遲早有一戰。”

趙準這句話著實有些出人預料。看來他挺悲觀,而且他也意識到,康王不會把兵權交給他。康王才四十出頭,再活十幾年,大興皇帝就長大了。在曹玉簪的教導下,只要那趙策不是個傻子,就不會太差。

見蘇御不吭聲,趙準嘆了口氣:“淨是窩裡鬥,也不知何時是個頭。不安其內,又何圖霸業?孟家一亂,統一大業更是遙遙無期了……”

在趙準看來,不把三門閥剷除,永遠也沒有統一的那一天。應了那句老話,“欲攘外者,必先安內”。這句話出自宰相趙普給宋太宗的奏摺。當然,梁朝人還不知道這句話,但意思相近。

蘇御與趙準觀點不同,蘇御認為,不安內,也能攘外。

就好像司馬炎統一三國,不也是有士族門閥存在。

晉朝的落寞,反而是司馬氏八王之亂把國力鬧衰,才讓異族有機可乘導致大亂世。雖然這其中也不排除門閥搞事情,但這也只能說從司馬炎開始,晉朝的皇帝就有些不務正業。當然,這只是蘇御的觀點。

孟家這次分家比較徹底,比唐家更有過之。唐家分家後,二老爺唐寧和唐振並沒有撕破臉皮,叔侄見面還是客客氣氣,家族長老會也沒解散。而孟家這次,連長老會都劈開了。

孟家有七名長老,孟丹青那邊四個,孟狠這邊三個,軍隊分權治之,經濟也分開。成立南北二府。

軍權具體如何分配,蘇御沒聽到,唐振也沒跟著摻和。其實孟家長老會分開,軍權基本就確定下來。而經濟分權,估計不會打起來,各位和事佬就紛紛退去。

蘇御估計,唐振回家會第一時間把這個訊息告訴唐靈兒。

洛陽七大商會,孟氏本來掌握其中五個,有號稱商業天才的孟思勳一手把持。如今孟氏分家,想必孟思勳的權力必然被削弱。再想掌控五個商會,肯定是力不從心的。

唐家是否能借此機會搶來一個,那就看唐靈兒如何操作,還要看唐家有多少決心。估計西門氏、樊氏、錢氏、韓氏幾財閥也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到時候商界一場紛爭,在所難免。

“冶煉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