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郡主心疼錢,蘇御說:“這婚禮完全可以不辦。”

唐靈兒看了蘇御一眼,慘淡一笑:“曹玉簪已把話說出。若不辦,就是不給太后面子。我不想因為禮儀上的事被她說三道四。”

“靈兒不必苦惱,這事我去找她談。”蘇御看了看唐靈兒為婚禮準備的賬本,實在是太精簡了些,比納側公妃高不許多,蘇御一笑道:“這些留給納側妃用吧。”

唐靈兒把賬本搶了回去,連忙勾掉幾筆。

蘇御眨眨眼,沒吭聲。視線一轉,又見到餘氏掏出那球喂孩子,好大的球,好有排球大小。

其實太大也不好看,圓滾滾向下墜去。

……

金吾衛性質特殊,尤其對康王和賢王來說。

如今蘇御被賢王推舉到金吾衛監軍的職務上,就是讓蘇御管理好他們。說到底,還是保衛賢王安全。

蘇御與趙亞夫把金吾劈開,如今蘇御手下有曹人鳳的右驍騎、趙起的右豹騎、李道的射生衛、吳興的千牛衛和李甫全權代理的京統。

除了賢王庶子趙起之外,其它隊伍都是特務在帶隊。蘇御多次去檢查工作,對特務們的表現都很滿意。畢竟這幫人是千挑萬選而來,頭腦清楚,工作能力毋庸置疑。可賢王庶子趙起,就很讓人操心了。

正如曹玉簪所說“爛泥扶不上牆”,這傢伙很懶,而且很含糊,得過且過。在他的帶領下,隊伍鬆散,看不到凝聚力。這樣的隊伍帶出去打仗,恐怕也就是道府兵的水準。

剛經歷過趙挺叛亂,金吾衛減員嚴重,各隊伍都在緊鑼密鼓的招兵,而趙起卻在等兵部給他送兵。現在他手下就三百多人,可他看起來是一點兒也不著急。

平時蘇御看起來也不著急,那是因為蘇御已經安排好替他著急的人。如今面對趙起,蘇御不著急也不行了。

按照家族輩分,趙起還是蘇御的堂兄,對別人可以厲顏厲色,可是面對趙起卻不好拉下臉來。關鍵還是照顧賢王千歲的面子,不看僧面看佛面。否則他這樣的人,早就被蘇御踢出關鍵位置。

“哎呀,勁鋒來了,快坐。”

雖是堂兄,可蘇御身份比他高,他首先行禮,在禮節上倒是挑不出毛病來。

蘇御沒著急坐下,而是笑眯眯地道:“王兄好自在啊,真是令人羨慕。”說了一句,這才坐下。

交談得知,因為趙起自由散漫,沒少挨賢王罵。他自己也做出過努力,把家裡兩名稍有能力的小廝帶來右豹騎管事。可兩個小廝招兵半個月,就募來十七個人。這效率,簡直是不能再低了。

把兩個小廝喚來,蘇御問他們,出了什麼問題,導致效率如此低下?

小廝說,按照金吾衛的招兵規則,要求三代之內祖上在京畿道擔任過七品以上官員,僅這一條,就嚴重限制招兵。尤其是在這剛打過一仗之後,參軍的意願更低。他們登門拜訪去招兵,都招不來。

看得出來,小廝有些抱怨。這不是他們的本意,應該是趙起的意思。趙起的想法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蘇御笑了笑說:“放棄這條規則,先把人招齊。若兵部來查,就說逐漸招合適的人更替。若兵部還糾纏,就告訴我,我去找兵部說。”

趙起說,一定照辦。

簡短交談,蘇御便離開。白展陪同蘇御坐在車裡,可他卻從來不亂說話。反而是站在側輿上的白瑭,掀開窗簾道:“王爺,您真的相信他們的話?”

白展立刻瞪圓眼睛,指著要罵,卻被蘇御攔住,蘇御笑了笑說:

“賢王的兒子,即便是個棒槌,我也要幫他把隊伍帶好。所以信不信不重要,關鍵是他們能否招來兵。若能,我就不與他們計較。若不能,就要先從那兩個小廝下手。換成我的人,幫趙起把隊伍搞起來。知子莫若父,趙起什麼德行,他爹心裡最清楚。而我這樣做,也是在向賢王表態。或許,賢王也是在故意考驗我。嗯?你們覺得呢?”

虎目青年眨眨眼,重重點頭:“嗯!是這個理兒。原來這些道道兒都在咱家王爺心裡,那俺就放心了。”

“你給我站好了!”白展終於忍不住,把白瑭的大腦袋推了出去:“多嘴多舌,沒規矩!”

他們雖然是堂兄弟,卻走了兩條完全不同的路,最終又殊途同歸,都來王府效力。可以說白瑭是草莽出身,而白展是在宮裡歷練過的,特別在乎“規矩”二字。

蘇御笑而不語,馬車緩緩向皇城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