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三章 二王激辯(第2/2頁)
章節報錯
康王方面有第八、第九、第十二,三個師,外加趙亞夫的六七千人和曹玉簪的兩千四百人。
當然,趙亞夫手下所謂六七千,裡面還包括曹玉簪的兩個表哥所帶領的兩千人。他們一早就跑去皇城口,而不是聽趙亞夫命令去徽安門集結。但現在他們的目的是一樣的,因此也受趙亞夫指揮。
這九萬人在洛陽城裡開啟了花。老百姓登高而望,因為觀眾太多,據說有的高樓開始賣門票。還聽說有人因為爭搶位置而大打出手,還從高樓上掉了下去。
熱鬧沒看著,卻摔死了,何苦來哉。
不過呢,人們這次也算是小刀剌屁股,開了眼,無不感嘆:這老趙家人內訌,打得可真狠吶!打了一白天又一晚上,第二天天亮還不停,這都是鐵人嗎?
別說人,有的馬都累死了。皇城周圍滿地屍體,斷肢殘體,疊股枕臂,恐怖至極。洛河水被染紅,岸邊的樓船船舷上沾有血色。
蘇御所在望樓,是軍校訓練用的望樓,現在用來“看熱鬧”簡直是再合適不過。可蘇御心情十分沉重,而且他已知道懷胎八月的唐靈兒落在皇城裡。看著圍繞皇城一波又一波的進攻,真是讓人內心煎熬。
趙挺把攻城裝置都帶進城,先是用投石車拋火雷,火雷打光,又打石頭。皇城裡大火瀰漫,房倒屋塌。也不知靈兒藏在哪裡。她身邊只有一個“腰還沒好利索”的王珣,在那樣混亂的情況下,王珣一個人能照顧好郡主的飲食起居嗎?
這一仗打完,皇城肯定要“大修”了,金碧輝煌的宮殿被砸碎好幾座。可即便如此,皇城的守軍依然在頑抗。這就說明大興皇帝一定還活著。
而那趙亞夫不愧為玄甲五大將之一,真的很能抗。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輪番進攻,他竟然堅持了一天一夜。
更令人沒想到的是,最先垮掉的不是兵力處於弱勢的趙亞夫,而是圍攻皇城的部隊。因為趙挺的牙旗突然倒了……
……
第九師中郎將薛雲,此來只有一個目標,殺趙挺。
在梁聰他們與第十一師爭奪城南二橋的時候,薛雲還沒進城,而是從洛西渡口渡河,繞到北岸,從徽安門突襲趙挺背後,趙挺見勢不妙,向誅邪克所在方向逃竄。
趙挺跑了,可他的牙旗沒能跑掉,被掀翻在地。牙旗一倒,軍心渙散。戰爭形式扭轉,兵敗如山倒。不久後趙挺重傷,見大勢已去,拔劍自刎。誅邪克重傷被捉。
康王趙棣大喜過望,登上皇城,高呼投降不殺。可就在這時,從景行坊裡衝出一支隊伍,五千鐵甲騎兵開道,隨後五千鐵甲步卒,氣勢洶洶,猶如洪水猛獸。
鐵甲士兵組成的方陣人牆,被鐵騎兵撞飛,緊接著刀砍斧剁,人踩馬踏,留下一地屍體。張雲龍部所到之處,如入無人之境。
見是張雲龍旗號,康王趙棣目光一呆。不久後見到賢親王趙選的車駛來,老王爺站在車上,揹著手,仰頭望著皇城上的趙棣:“盛棠,咱們還用再打嗎?”
康王趙棣慘笑一聲,雙手扶著垛口:“你壞我好事,對你有何好處?”
趙棣瞪眼,指著張雲龍喊:“他不想當皇帝!若他想,我也不爭!”
賢王趙選嘆了口氣:“盛棠,我跟你說過了,立小兒為皇帝,實乃取亂之道。你主張正統,我不反對,但趙策還太小,而我們年紀太大,我們幫不到他幾年。未來許多事無法預測,與其不可預測,為何不選一個年富力強的人來當皇帝呢?”
趙棣熬了一天一夜,雙目血紅:“你無非是擔心曹玉簪篡權。但你老,我還年輕!我死了還有趙準, 我們都是忠心耿耿之人,維持正統,方能興邦!”
趙選道:“皇子御也是萬隆帝與陳太后之子,他來繼承皇位,難道就不是正統嗎?你為何如此執迷?”
趙棣吼:“我不管!總之到了這個地步,僅憑几句話休想說動我!你要是想立他,你就殺上來!”
在康王登上皇城的時候,追隨康王的部隊以為獲勝。
在“投降不殺”的口號下,睿王的兵絕大部分都已投降。
在那一刻,士兵們都疲憊不堪,好多人都倒下。他們或許沒有受傷,只是出於疲憊。現在康王還想打,有些人已爬不起來,幾十斤重的鐵甲就把他們死死壓倒在地上。
康王歇斯底里,咆哮怒吼,從旗手手中奪走訊號旗幟,奮力揮舞,卻發現沒有一人向張雲龍的軍隊發起進攻。而這時又見到一支完整軍隊衝了過來,是賢王世子趙鏘的第七師。
見狀,趙棣似乎是冷靜下來,把旗放下,對著趙選冷笑起來,笑得邪惡:“三哥,你在石樓山、少室山、大騩山,還有三個家,你不會是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