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四章 鬧靈堂(第2/2頁)
章節報錯
其實孟關家裡也一樣,孟關活著的時候,家裡母慈子孝,可現在他死了,侯府裡固有的規矩就變得不夠牢固,而孟昶的這一腳,更是把規矩踹得細碎。
孟關自然有混不吝的一面,可他也有他的委屈。老侯爺死了,侯府世子繼承伯爵之位,侯府也降為伯爵府。
以前侯府世子是大少爺,可大少爺沒活過老爺子,四十二歲就死了,也就是去年。
大少爺死了,按理說應該選二少爺孟昶為世子,可那時候孟昶的娘已經過世,正是甘夫人續絃的時候,甘夫人就與孟關吹枕邊風,說,二兒子沒出息的,不如選小兒子孟鸞為世子。
孟關也喜歡小兒子,故而就這樣定下來,並去內侍省上報,經太后批准,孟鸞就成為世子。
這件事讓孟昶耿耿於懷,每每想起,憤恨不已。今日老頭子死了,孟昶喝點酒,就跑來大鬧靈堂。本質上他是在鬧甘夫人,而不是衝著孟璨來的。
牛角髻小側妃雖然年紀不大,但她心性靈慧,她不參合此事,只是揣著手,站在一旁看熱鬧。
孟昶把甘夫人踹翻在地,惹惱了坐在一旁的孟鸞,大罵一聲,便與孟昶毆鬥一處,一群人衝過來拉架,場面好不混亂。
孟關新死,屍骨未寒,兩個兒子靈堂鬥毆,這場面著實有些令人寒心。說來也巧,這時荊國公孟丹青來弔唁三公子,場面立刻安靜下來,各自歸位,奴婢們快速整理現場。
荊國公不理場面,先去給三哥靈柩磕頭,隨即起身,面沉似水,揹著手,左右看了看。銳利目光落到孟昶身上,冷冷盯著。不久孟昶跪到地上給十七叔磕頭,承認錯誤。孟丹青一腳將他踹翻,拂袖而去。
從始至終,國公爺一句話也沒說。
……
有些女人天生就會哭唱,哭得那個傷心就甭提了。這樣嚎叫,能嚎很長時間,突然開席,抬腿就走,也沒耽誤她們搶席面。
孟昶大鬧靈堂,被孟丹青撞見並踹翻在地,後來孟昶就躲開了。
其他公子夫人紛紛來探望甘夫人,甘夫人身披孝衫,拍著大腿嚎啕大哭,唱曰:
“……老頭子你心太狠,說死就死了呀!苦了我孤兒母,淨是挨欺負哇!你二兒子好厲害,把我踹翻在靈堂啊!改明兒還不拿把刀,把我腦袋砍啊!萬幸公爺來救我,才免於頭落地啊……”
緩了一口氣,又唱:“這般不孝子,休怪我無情啊,老頭子屍未寒,我就把家分啊。不肖子孫自己走,休等我來攆啊!老爺子你有靈,快來幫幫我啊!託夢告訴怹,別讓我為難啊……”云云。
一聽這話,孟昶媳婦憤然站起,叫罵幾聲便離席,回到屋裡收拾東西走人,一邊走還一遍罵,連孟昶和甘夫人一起罵。
少夫人身邊還有兩個強壯陪嫁婆子,陪著少夫人站在門口一起罵,罵了足足半個時辰。
孟璨雙手捏在一起,看著熱鬧。
不久,一個小媳婦走了過來,笑盈盈道:“嫂嫂來了。”
見是蘇小英,孟璨苦笑道:“我來有些時候了,一直沒看見你,剛才還在找你呢,這會兒你自己飛來了。”
蘇小英道:“咱家霍郎在孟氏沒什麼身份,沒人邀請,沒人注意,我來不來其實也無所謂了。之所以過來,就是來看看,有沒有秦王府的人過來。”
孟璨一笑道:“這話怎說的,秦王可是很看重霍子珍。據說還在考慮,要把霍子珍和張之魁引入軍校。”
蘇小英遲疑道:“那樣恐怕不妥吧,畢竟他二人住在承福坊,怎好去玄甲軍效力?”
承福坊是孟家的,這裡的人參軍都是參加飛虎軍。張邯是孟氏家將,他的兒子和義子,要想進入玄甲軍序列,還真就有些彆扭。就好像典奉被蘇御調去第四師,也是與唐振溝透過的。否則直接把人帶走,就顯得很不地道。
秦王幾千軍校門生,他缺人用嗎?
當然不缺。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又在搞小動作。
這些小動作到底有沒有用,很難說,就好像對付康王一樣,大動作小動作都有,相當於埋下許多地雷,不知道哪顆地雷會響。比如那次武威行刺,若射手的箭法再準一點,就已經把康王幹掉。
又好比軍校裡的那麼多學生,到底哪個能成才,蘇御也不知道。他能做的,只是培養和選材。
而培養霍子珍和張之魁這兩個孟氏家將的後代,秦王打得什麼詭主意,讓人揣摩不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