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零章 唐氏太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唐離扯下將軍氅,放到箱子裡。忍不住想伸手摸一摸這件陪伴自己多年的黑色大氅。氅巾已不知換過多少次,可這氅肩一直沒換過,因為那是第一次出征時父親送給他的。
可他沒有抬起手,而是把箱蓋蓋上,拍了拍箱子,讓下人裝到車上。
軍旅生涯終於結束了, 從十七歲到四十九歲,整整三十二年。在唐離交出虎符的那一刻,他的兒子們也先後交出令牌令箭,從此不再與軍旅有半點聯絡。
與唐離父子一起結束軍旅生涯的還有名將李橫、李莽,以及親屬和很多老部下。不久後,兩個師的營級以上軍官全部換成唐振的人。
至此,唐離這棵大樹, 終於被連根拔起。
唐離到底算不算豪傑, 不同人有不同看法。如果看他赫赫戰功和最後為**家屬和退伍軍官爭取的利益來看, 他當得起豪傑二字。
可當時唐振所摔七萬兵,和祁東陽馳援而來的三萬兵,把長安死死圍住。手裡只有兩萬兵的唐離,不投降又能如何呢?
或許,一開始他料定唐振手裡沒錢沒糧,所以他才打算用消耗的方式拖垮唐振。可當秦王的一百億被唐振用馬車拉到城下時,唐離放棄了。當時唐振指著錢說,這些就是我的誠意。
在這種情況下,還能坐下來談判,或許已經是八公子唐離最體面的結局。
據說軍隊交接完成時,安國公唐振還給八哥磕頭賠罪,說自己冒犯了。這話也不知是真是假。在蘇御看來, 多半是假的。不過這種說法傳得很厲害, 就權且當真的聽。
只有這樣,唐離回到家族之後, 才覺得顏面尚存。而且家族並沒有把他定義為罪人。唐氏家族對外宣稱:在權力交接過程中,兩位公子產生一些誤會。如今誤會解除,兄弟重歸於好。
唐振沒有殺唐離,也沒有為難他的後代以及李橫李莽這幫人,他們都準備返回清化坊家裡。可他們都走了,長安怎麼辦?長安不可能交給外人,未來將由誰來坐鎮長安?
“管他是誰,總之不是我。”
心氣兒不順的十七公子唐延,來到秦王府做客,坐在小西樓二樓喝了幾杯酒,牢騷滿腹。
前幾天唐延心氣兒還挺高,他覺得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正如他說:若唐振挊死唐離,那麼唐典必然也要被幹掉。到那時就空出一個長老位置來。這次,終於輪到我了吧?
可結果是,唐振沒殺唐離,還答應說,將來七叔退位,由唐離繼承。
此時唐氏諸長老當中,除了唐振之外,也就是唐恂曾在軍中效力過。若唐恂退了, 而唐振不在家,那麼長老會里就缺一個軍旅出身的人。讓唐離來遞補,是一個合理的安排。
“我可真沒想到, 他竟然放過唐離,他就不擔心五爺和三爺的事重演嗎?”
“什麼事?”蘇御好奇問。
唐延兩眼發直:“看來靈兒沒跟殿下說過。呵,這也不奇怪,畢竟這是咱們唐家的醜事。當年三爺當上安國公,從五爺手裡奪走兵權。五爺回家之後懷恨在心,就下毒酒害死三爺。雖然五爺死不承認,可家族還是沒讓五爺當安國公,而是讓我爹當上了。那年,老爹才十五歲。”
蘇御只是靜聽,沒吭聲。
唐延喝得爛醉,坐在那裡都搖搖晃晃:“我猜,唐離會死在回家的路上。”
這時童玉帶著一份戰報上樓,輕輕放在秦王手邊。
唐離到底會不會死在路上,蘇御管不著,也管不了,現在蘇御只關心銀州的戰事。
終於還是有真實戰報送來秦王這裡,是第九師中郎將薛雲繞過統帥部,直接向秦王上書,說自己打了半輩子仗,從來沒打過這麼窩囊的仗。
趙權小兒之固執,是史無前例的。幾位老將軍磨破嘴皮子,也改變不了的他的想法。他不給難民發救濟糧,而是下令*殺。他說,平時不預備糧食,到災荒年就到處流竄者,就是一群廢物,一群蛀蟲。留著便是隱患,當早除之。
現在的情況是,官兵殺難民,難民徹底沒活路了。結果導致狼山軍的人越來越多,當薛雲帶著第九師衝過去的時候,見到的是十幾萬人圍毆冒進的第七師。
值得一提的是,起義軍裡也有騎兵,所以遏制住第七師的衝鋒勢頭。當第七師被拖住,十幾萬人舉著棍棒糞叉衝上來,也是要了老命。
如果薛雲再晚來一點,第七師可能就沒了。不過薛雲也沒能擊退十幾萬人,只能保護趙權且戰且退,最終退守銀州。
“呵,這小子……”
趙權的固執和無知,並沒讓秦王憤怒,反而冷笑一聲。
唐延已經喝醉了,他也不問蘇御在說誰,只是四仰八叉的躺在榻上,碎碎叨叨。
他說,此時唐振已經做出部署,唐振暫留長安,不回洛陽。王操天帶兵去武州,總領漢中軍事。典效忠以戴罪之身出兵,先去蘭州,然後從蘭州出發,東進殲滅匪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