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蘇御把老黃老呂叫到小西樓,要給他倆開個會,約法三章。

把二樓的門關上,三人剛坐下,蘇御就道:“你們看到秦王車進營盤,其實車裡坐的不光是我,還有賢王。”

老黃老呂對視一眼。

蘇御苦笑一聲:“賢王篤定認為這事不是趙鏘乾的,所以他才有此一招。趙鏘聽說我不請自來,他親自出帳來接。可賢王不讓我開啟車簾,故意考驗趙鏘。把趙鏘考驗得有些急了,他才撩開門簾。透過這個過程我能看出趙鏘對我有戒心,但沒殺心。”

老呂道:“俺有一事不明。”

“講。”

“賢王為何不把軍隊都交給趙鏘?”

蘇御想了想,道:“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有云:上嘗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信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說罷,蘇御抬眼看著兩個老頭子:“韓信帶兵,多多益善。因為韓信有那個能力。而有的人,帶一千人剛剛好,再多他就玩不轉了。更有的人,連身邊幾個人都管不明白,何以讓他掌十萬兵?

……十萬人都交給他,最終也是個輸。還不如培養兩個好手,形成利益聯盟,互相捆綁,反而能一起生存下去。

……賢王戎馬半生,謀權半生。年近七旬,身體雖然垮了,可心裡不糊塗。他知道趙鏘不行,就不能把軍權都給他。這就好像有些大商號,父親會把部分股份留給兒子,但打理龐大產業的接班人卻不是兒子,而是一些分到股份的商號骨幹。因為他知道兒子不是那塊料,而那些骨幹獲得股份後,可以維持產業繼續下去。

……德不配位,才不配位,落得悲慘下場的例子比比皆是。可若賢王世子和第三子有一人尚在,輪不到趙鏘來坐莊,更沒有我和張雲龍來分一杯羹。”

聽到這些話,老呂半晌不語。

蘇御又道:“這次賢王進軍營,是試探也是安撫,也算是交代後事。賢王說,等他死後趙鏘分四個師,張雲龍三個,我兩個師外加半個金吾衛。”

老黃急道:“憑什麼讓咱家少爺幹最累的活兒,卻分最少的兵?”

老呂按住老黃,搶著說:“少爺說那麼多,是賢王的意思嗎?如果是,可趙鏘自己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他行。他搶著當老大,讓咱家少爺給他當手下。可咱家少爺是親王,憑什麼給郡王當下手?”

蘇御有些火了,敲桌子道:“從一名贅婿到今天,我已經很滿足了。你們不要再刺激我去幹一些冒險的事。你們的心情我能理解,你們希望我像萬隆一樣當皇帝,可你們從來沒問過我,到底願不願意當!

……梁朝的皇帝好當嗎?是我想當就能當上的嗎?手裡沒兵,你們是想讓我當個傀儡皇帝嗎?沒錯,以前唐振支援我,可卻因為他太希望我當皇帝,我反而當不上。因為他有多想,其他兩家就有多不想。

……為了我,你們知道孟氏和西門氏免唐家多少債務嗎?以前唐振謀劃支援我,可現在他嘴上支援,實際上已經沒有動作了。他之所以還嘴硬,是因為他要面子!

……從那時起,我就徹底沒有當皇帝的希望。而賢王、康王、曹玉簪也看清這點。所以,我才敢去後殿見太后。”

老呂道:“少爺嘴上說不想當,可少爺一步步走來,選的就是要當皇帝。文職坐到攝政王,兵權也有了。如果真不想當,爭這些幹什麼?”

“人本性向強。”蘇御道:“我也希望我越來越強,而且我要的是德以配位的強,任何時候我都不想當個傀儡。”

老呂道:“少爺何以取信?不能當傀儡,贅婿的氣卻能忍受?”

蘇御瞪眼:“那你應該去問蘇茂盛,為什麼要欠那麼多錢!我來唐府當贅婿,是我願意的嗎?如果我不來,蘇家早就被告到官府,家破人亡!”

爭論中,蘇御突然想到,蘇茂盛欠那麼多錢可能是他故意的。

“好你個蘇老三……”

這一切都是他算計的結果?可他是怎知道一定會入贅呢?提前唐振與他商量過?還是說,這本來就是萬隆帝的安排?”

見少爺突然因呂茂盛分神,老黃老呂一起罵蘇茂盛。

在咒罵聲中,蘇御收回心神,約法三章。

“無規矩不成方圓,我相信以前你們在給父皇效力時,不可能像現在這麼沒規矩。我也不強求你們突然變成乖孩子,但我有三個最基本原則不能觸犯,否則別怪我狠心斷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