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孔家大宅。

曾經,這裡是毗鄰的三家,被孔碩一口氣買下來,院牆打通,前後左右一共是七進。

在寸土寸金的北市,能有如此大的院落,得益於孔碩買得早。若是現在想買,且不說錢夠不夠,關鍵是很難找到鄰居三家都肯賣的。

而當初那些賣房子的人,萬萬想不到幾年後房地產的價格。

三戶人家本就是親戚,商量著把房子賣掉,拿錢去南晉做些買賣。結果去南晉打拼幾年,賺了些辛苦錢,心想著再回洛陽發展。可當他們回到洛陽,房價已漲幾十倍,三家人望房興嘆,悔得直跺腳。

時勢造英雄,賺錢何不如此。比如原來不肯賣房子的老王,懦弱木訥,毫無闖勁,也沒有什麼人生目標,不敢跟他們去南晉做買賣,於是就守著祖產,靠磨豆腐養家,辛苦度日。

可後來外地人蜂擁而入,房價大漲,北市的人越來越多,老王就把廂房、倒座房隔斷成許多小屋子,租給外地人住。結果幾年過去,當年的豆腐老王變成了包租公,小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瞅他那副暴發戶的樣子,一笑一口大黃牙,提著鳥籠,拍著肚子,到處亂逛。其實什麼能耐也沒有,可人家就是有這個命。更可氣的,他還換了媳婦。

新媳婦是外地人,又年輕又俊俏,聽說還是大地主家的女兒。那地主只因為一次稅改而落魄,可這閨女到底是大家閨秀出身,這種好事落到王豆腐身上,真是好白菜讓豬拱了,氣死個活人。

老王那種人都能賺到錢,何況孔家。雖然孔祥這小子不著調,整日淨想著挖墳,可他家裡還有母親韓氏,和頗為沉穩的老管家齊琿。再有孔家和秦王以及唐氏的特殊關係,保證孔家穩中求進,越發好起來。

只要家裡還有韓氏在,孔祥這個年紀,還是被人稱呼為孔大少爺。孔大少在北市那可是響噹噹的人物。不光是與秦王和唐家的關係,這小子本身也幹過一些狠事。比如那次聽風閣火併,孔大少一戰成名,從此成為北市瓢把子。

人這輩子,幹成一件大事就足夠。就好像有的人一曲成名,結果一輩子就靠這一首曲子,只要做人別太狂,別肆意揮霍糟踐自己,也能過得不錯。

孔家門前駛來一輛駢車,從車上走下來一名小太監。那小太監一身錦緞衣衫,手持雪白拂塵,派頭老大,比皇宮裡的太監派頭還要大,那一臉的傲慢,簡直是無以復加。

“哎呦!童公公來了,快裡面請!”

說話間,齊琿把一包銀子,塞進童玉手裡。

“呵呵,齊大管家客氣了。”

眾星捧月般,把童公公引入正堂,待童玉坐穩,齊琿畢恭畢敬道:“公公此來,有何貴幹?”

童玉舉手抱拳,衝著秦王府的方向拜了拜,才道:“是咱家千歲,讓小的來找韓夫人說點事。王爺吩咐了,孔少爺可以不在場,但齊大管家要一起聽聽。”

“哦…,那童公公稍歇,這就請太太來見。”

既然千歲這樣說話,想必是最好別讓孔祥第一時間聽到,於是齊琿只去請韓夫人。

而此時孔大少爺正在東院廂房搗鼓一口棺材,據說是從淮南那邊運回來的。

這麼遠的距離,他是怎麼把一口大棺材運回來的,外人不得而知。老管家齊琿倒是聽說,那並不是原來墓裡的棺材,而是一口新棺材。裡面放著屍骨,還有許多金銀財寶。往回運時,孔祥就說是在挪墳。

官府要檢查棺材,就開啟看看,順便撈點金銀送給衙役。

衙役沒看出什麼破綻,還得到錢,於是好心情地給他寫保書。這樣一來,在當地州縣便能保證順暢通行。這一路走來,也有幾十個州,他都是這樣乾的。總之一句話,有錢好辦事。

孔大少爺為了往家運各種屍骨,可是沒少花錢,現在東院密室簡直就是一間古代名人屍骨“展覽館”,好幾位皇帝、將軍、公主躺在那裡,孔祥愛之如命。

但孔祥這次運回來的是誰的骸骨,齊琿也不知道。

不多時,韓夫人來了。

風情萬種的韓夫人,身體有些發福。像她這種沒有男人就渾身難受的女人,是不可能老實的。趁孔祥不在家時,她還是會出去鬼混。據說最近與大表姐趙玲瓏勾搭上,趙玲瓏給她找到幾個俊俏小生,韓夫人揮金如土,包養面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