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八零章 風範(第2/2頁)
章節報錯
……
康王遇刺,可他卻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要繼續留在武威,宴請抗胡戰爭有功之臣。
康王此舉,頗顯王者風範。但各義子卻請求康王快速離開這是非之地,康王不準,眾義子哭拜於地,再三苦勸,康王才勉為其難地答應。於是王車當夜離開武威,全軍疾行。
面對此次事件,各義子無不自責,發誓絕不允許這等事再發生。各義子帶隊,圍繞康王而行,但凡遇見犒軍者、仰慕康王而來跪拜者,一律驅逐。雖然他們這樣做,有損康王謙謙君子的愛民形象,可義子們堅決如此。
行軍途中,王車上,康王閉目,手掐法指,口中唸唸有詞,似在闇誦道經。
車裡只有侍衛張康和義子趙淵。
康王剛服用一顆仙丹,神清氣爽,飄飄然如同進入仙境,此時的他感覺世間無比美好,看誰都很順眼。可這時的藥力還不足以讓他失去理智,故而不會在這時候見外人,也不會在此時做出某些決定,而是盤腿打坐,與世隔絕。
足足三刻鐘過去,康王才睜開眼睛。
義子趙淵手提水囊,遞給康王,康王輕輕擺手,表示不需要。
趙淵道:“現已查明,這夥賊人就是來自洛陽。”
康王趙棣不吭聲,而坐在一旁的張康卻冷笑道:“這還用去查嗎?現在要查的,是他們來自洛陽哪個縣,哪個坊,哪個人!”
趙棣擺擺手,示意張康不要再說。
趙淵低著頭,凝眉道:“若不看證據,只靠猜想,兒臣早有揣測,此事定是賢王一派所為。除賢王本人,還能調兵遣將者無非是趙鏘、趙御、張雲龍。可現在兒臣沒有證據,不敢妄言。”
趙棣點頭道:“我兒辦事穩妥,很好,很好。”
這時張康聲音陰冷地道:“我感覺你手下的那些人,都不大行。有的人,小心有餘,膽量不足;有的人,行為冒失,心智不足。就比如硬闖秦王府,這是哪個混蛋想到的辦法?不覺得幼稚可笑嗎?秦王府,明裡有幾十王衛,暗裡十幾高手,豈能讓他們幾個人得逞?這種用皮股想都不能成功的事,是誰決定的?!”
張康的聲音越來越高,可這次康王趙棣並沒攔著他。
趙淵心裡清楚,這些話也是康王想問的,只是康王不願意發火,或者說,康王這個人本來說話就不多。康王一項惜字如金,能不說話就不說話。義子們倒也習慣了。
可康王不說話,那些話也不會落下,都是張康替他說。張康是力開三石的武人,聲音洪亮,震懾人心。
趙淵略作思考,道:“兒臣去找過獨孤劍,是獨孤劍將兩名弟子介紹來的。那兩名弟子都已是不惑之年,兒臣覺得這般年紀的人,辦事應該穩妥,所以給予他們更大的權力。另外,兒臣這次隨軍,與洛陽相距遙遠,因此才放權給他們。現在看來,兒臣眼拙,看錯了人,罪在兒臣身上。”
趙棣笑了笑:“吾兒有擔當。很好,很好。”
趙棣抬手,輕捋幾根鬍鬚,非常之輕。
這時張康又道:“既已發生,那就這樣吧。至於是誰要刺殺咱家王爺,我看也沒必要浪費人力再去查詢,無外乎就那麼幾個人。現在你要做的,就是幹掉他們。刺殺,永遠是最划算的辦法。但你要記住,要搞刺殺的人是你,而不是別人。”
一番交談過後,趙淵下了車,騎上一匹馬,急速奔走,脫離大部隊,提前返回洛陽。
放掛小鞭,迎接舵主。
感謝書友“Lrigar”的長期支援。
感謝書友們投票、留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