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六二章 九條(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通濟坊坐落在洛陽城的最西南角,曾經是最典型的郊坊。
也就是在三年前,這裡隨處可見棚戶區,住著一些衣衫襤褸的人。
兩年前太后要建西市,一眾皇商財閥嗅到商機,在西市大搞建設,進而帶動周邊,通濟坊也獲得一些發展機會。
後來經過土地、商業兩次稅改,無數富人湧入洛陽。使得郊坊也變得寸土寸金,通濟坊逐漸變得繁華起來。尤其是通濟坊小街,更是成為洛陽城西南角的一道風景線。
大家都知道,這條街是秦王趙御的。而管理這條街的人,是秦王的一個姘頭,俊俏寡婦上官氏。
除上官氏,通濟坊小街還有一個女人不得不提,那就是蘇家酒樓的漂亮掌櫃卿水蘭。
據說她本是美仙院的琴樂好手,被秦王看上,贖身出來。可那時秦王還只是長安郡主府的贅婿郡馬,郡主知道這個女人後,要棍棒打死。郡馬說,這女人是買給弟弟的,於是忍痛嫁給蘇家綠帽憨小子蘇集。
以上說法,都是巷間惡婦賴漢捏造的謠言。
當然,江湖上從來也不缺乏正義之聲,比如小街北二倉的王大財主就痛罵那些造謠者。
不過這位王大財主不是出於對秦王的仰慕,而是故意討好上官氏。
要知道,現在上官氏可是西市附近一號人物。她管理一條街,手下十幾名打手。因為年輕貌美,追求者眾多,兩手兩腳都數不過來。
追求者多了,就讓人厭煩。或許正因為此,上官氏才不去闢謠。
漸漸的大家就以為她真是秦王的女人,而那些追求者就漸漸消失。畢竟沒人敢明面去撩王爺的女人。
面對流言蜚語,上官氏從來不反駁,可卿水蘭卻一定要維護秦王和蘇集的名譽。也是在維護自己的名譽。
她多次對外人強調,說自己是蘇家的妾室,而不是正室。即便是妾室,咱也從沒幹過對不起蘇集的事。而自己與秦王更是甚事沒有,那些爛嘴巴造謠的,永世不得超生。
這時巷間又有人冒出來說:你瞅瞅,姓卿的小娘子急眼了,這說明什麼?正說明我們的猜測是對的,戳到她的痛處了。
當然,巷間不只有壞人,也有好人。只不過壞人的話傳得更快,畢竟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看清卿水蘭人品不錯,自然會有好人與她交朋友,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十天前,宵禁的鼓聲全城響起,就在通濟坊坊門即將關閉時,三名女子急匆匆跑進門。進門之後,慶幸跑得夠快。三名女子一邊大口喘氣,一遍說說笑笑,向坊門不遠處的蘇家酒樓走去。
這三名女子都是美仙院的伎人,她們努力多年,終於攢夠贖身的錢。三姐妹雖然年紀稍大了些,可依然是頗有姿色。贖身之後,身上沒什麼錢,可她們並不擔心沒飯吃。
她們知道卿水蘭在通濟坊小街當掌櫃,也知道這裡開小劇場。——以前卿水蘭就去美仙院請人來酒樓跑場,其中就有她們三個。
還記得汅州富商管懋初來洛陽,在蘇家酒樓看錶演,當榜一大哥。結果被蘇集誤會,一頓王八拳招呼上,把這位榜一大哥打得是鼻青臉腫。
據說管懋還在洛陽城裡,而他的家人們也都被西門端放出,管懋家大少爺管澤依然在京兆府當刀筆吏。
管懋沒少去孝敬京兆府尹張乙壽,據說管澤有入仕的可能。
可現在曹玉簪嚴格控制品秩,防止府衙臃腫,所以半年過去,管澤轉正的事也沒辦成。
管懋就說:那姓曹的小寡婦啥也不懂,她的規定也都是閉門造車。雖然她控制住品秩,可官府裡依然十分臃腫。因為當官的自然有辦法撈錢,養活一些無品胥吏。這還導致有品秩的人各個都是大爺,因為那些胥吏就是僱來伺候他們的。有好事,是仕人的功勞;出壞事,是胥吏的罪過。導致在外人看來,胥吏各個愚蠢、笨拙、貪腐、卑微、奸詐、冷漠、苟且。
當然嘍,管懋的這些話,都是抱怨之言。是因為他兒子走後門也沒能入仕,花了冤枉錢,導致心中怨恨。而朝廷很多政策是英明的,是果斷的,是深藏智慧的。不是泛泛之輩能洞窺高明的。——許洛塵。
“你們都出來了?”
“是呀,我們三個剛出來,身上一個銅子兒也沒有,這不就來你這裡蹭飯吃了。也不知蘭蘭肯否收留我們,別嫌棄才好。”
“呦,這怎麼話說的,好像咱是那種無情無義的人。”
對於卿水蘭來說,這三姐妹來投靠是件好事。因為平時她去美仙院請藝人,還要拿押金寫保書,再給紅館鴇子私下塞點錢。否則這藝人可不是隨便帶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