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蘇御去賢王家裡坐坐,又不可避免的聊到河西戰事。

賢王說,若趙鏘打得不好,就由蘇御帶兵支援。可蘇御卻說,自己另有打算。賢王聽到蘇御的計劃之後,點了點頭,決定換張雲龍去。

當然,現在還沒到出兵的時候,而且老王爺十分樂觀地說,河西一戰需要支援的可能性很小。

秦王此去見賢王,到底說了什麼計劃,沒人知道。連賢王身邊最親近兩個老太監大喜子、二喜子都不知道,搞得好是神秘。

他們守在門口,只是依稀聽到“計劃”二字。可就這簡簡單單兩個字,竟然也傳進曹玉簪耳朵裡。

……

朝廷為河西戰爭準備的錢糧,足夠用一年。可蘇御覺得這還不夠,應該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還要防止再有別的敵人殺過來,同時應付兩場戰爭。因此蘇御決定弄點錢補充國庫。

可是千瘡百孔的梁朝,還能從哪榨錢呢?

從戰爭形勢來看,還沒到強行榨取的地步,所以要想一個相對柔和的辦法。思來想去,蘇御設計出一套“花未來的錢”的新政策。鼓勵百姓交出餘糧、餘錢,稱之為募捐新政。戰爭結束後,會給募捐家庭加倍減稅。

雖然計劃是好的,想必也是行之有效的,可蘇御深知,朝廷的好法子到了州縣就會變樣。因為這期間有多層貪腐的機會,貪官們挖空心思去撈錢,終於把朝廷一些好點子變成餿主意,顯得朝廷都是一群蠢貨,不知民間疾苦。

永遠不要把一件事寄託在一群人的道德上,相反,應該先往人性最壞的地方去想。如果這樣還覺得此法能推行,那此法才是一個可行的法子。否則就是異想天開,紙上談兵。

有人說,要用嚴格的法律和完善的制度去制裁和監督貪官。試想,如果此法果然有用,當年洪武大帝殺那麼多貪官,甚至把貪官的*扒了,掛在縣衙門口,為什麼還有貪官?

蘇御想對曹玉簪說:年輕人多正義、多熱血,當派年輕御史去地方監督,推行募捐新政。若能辦好,不但會解決金錢和糧食的問題,還會增加國家信譽。一舉兩得。可假如貪腐盛行,有地方官逼迫百姓,就可能引起民怨甚至是暴動。而將來免稅時不能兌現承諾,朝廷將喪失民心。

蘇御在設計新政,曹玉簪也沒閒著,她又開始敲詐。但這次她沒再敲詐三大財閥,而是打算對京畿道的中層富戶下手。京畿道商業稅改即將開始。

“為打通河西走廊,曹玉簪算是豁出去。”蘇御苦笑一聲,整理一下計劃書,站起身:“打通河西之後,梁朝真的應該好好修養一段時間。”

蘇御帶著計劃書,沒去找曹玉簪,而是先去找唐靈兒,蘇御想了解一下漢中地區的情況。

漢中那片區域本屬於山南西道,大部分被蜀漢控制著。

此時唐家只擁有梁州、興州、洋州、鳳州、利州。

梁州有幾個比較出名的地方,比如定軍山、牛頭山、中梁山。而首府南鄭,也就是漢朝時候的漢中城。為軍事佈置考慮,後來唐家把隴右道最南端的武州也劃歸漢中防區,這裡現在有六個州。

為鎮守川隴交接,唐家要在這裡佈置五個師。雖然唐家因此多得到五個州的一半稅收,可依然是個賠錢買賣。

值得一提的是,梁朝的長安道很大,包括唐朝時的京畿道和整個隴右道。可問題是,河西走廊被切斷,唐家這塊地三面是敵人,窮得要死。

“我覺得漢中的稅不對勁。”蘇御把戶部呈送的稅簿拿給唐靈兒看:“這是去年漢中地區全年的稅收。你拿去與你家的賬對一下,看是否有問題。”

唐靈兒長眉一挑:“你可真是好樣的,查賬竟然查到唐家頭上?你是以為唐家貪朝廷的錢了?”

蘇御苦笑:“我是擔心唐家和朝廷都被矇蔽。”

“你的意思是七哥中飽私囊?你是怎麼知道的?”

她七哥唐窵[diào],漢中侯,只轄五州,可朝廷還是封他為山南西道節度使。

因為這五州給的大家的印象一直很窮,為照顧唐家,朝廷睜一眼閉一眼,沒給漢中地區設定監察使和巡查使。當然,也因為這裡實在不足以稱之為道。

平時唐窵帶兩個師(孔楚明第十二師、張步元第十四師)和一些道府兵鎮守南鄭,而王操天帶領第十師鎮守武州。

值得一提的是,第十師第三旅旅校就是蘇御好友林崇陽。

說來林崇陽感覺自己很慚愧。他十九歲當都尉,二十一歲當旅校,那時他覺得自己還很不錯,可後來見到蘇御升官的速度,他再也不提這件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