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八章 蝶兔爭後(第1/2頁)
章節報錯
入冬,草木凋零,長秋宮裡幾棵海棠樹光禿禿的。
焦黃的樹葉散落一地,曹玉簪卻不讓宮女打掃,她說喜歡聽到風吹落葉聲。
一名五十多歲的紫袍太監,快步走進長秋宮,穿過滿是落葉的甬道。他目不斜視,神情莊重,微低著頭徑直走向飛香殿。對於長秋宮滿地落葉的異象他不聞不問,彷彿沒見到一般。
其實憑藉他內侍省總領太監的身份,完全沒必要如此謹小慎微。
可姬凌雲七歲入宮,四十多年間他一貫如此低調做人。因為在他進宮的第一天,就領教了宮裡的規矩。亂打聽、亂說話、亂猜測,是會死人的。而懂得閉嘴的人,才是最招人喜歡的人。
其實不僅是宮裡,尋常人家裡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那些捱打的婦人,若是懂得閉嘴,十有八九這頓打就不用捱了。
但懂得閉嘴並不是不說話。
有人問問題,若裝癟茄子不回答,也要捱打。
閉嘴是一門藝術。弱者用之,不捱打;強者用之,少禍端。
姬凌雲走進飛香殿,來到太后面前規規矩矩施禮。
曹玉簪坐了起來,長袖一揮屏退左右,唯有犁萬堂留下。
曹小寶一邊走,一邊斜眼,恨恨咬牙。
孫不媚抱著小皇帝專心走路,直到離開大殿。
“安西大將可好?”曹玉簪雙手藏在大袖之中,掐在一起,手指漸涼。
姬凌雲立刻回道:“臣見到安西大將時,大將軍精神抖擻意氣風發,麾下戰將百員,精兵四萬。在交河城,梁軍與各民族關係融洽,十多年來和睦相處。唯一戰爭,是幫助蠍莫人打匈戾人,頗得民心,周邊民族奉閔將軍為神。”
曹玉簪臉上泛起壓抑的喜色,同時難掩一絲緊張:“舅舅同意了嗎?”
姬凌雲道:“安西大將說,願為太后效力。”
被壓抑的喜色突然綻放,曹玉簪挑眉瞪眼:“大事可成,大事可成。”
姬凌雲依然面無表情,他絕不會在曹玉簪高興時潑冷水,直到曹玉簪問道:“舅舅可有何難處?”
姬凌雲道:“安西大將雖望極高,可他若想離開交河城,四萬人未必都能帶走。另外,大將軍說一定要先讓唐家攻打武威,安西軍再響應唐家。而不是安西軍攻打敦煌,讓唐家響應安西軍。更不能像桑臘國師說的那樣,只讓唐氏佯攻。那樣沒用。”
曹玉簪臉上笑容逐漸消失。
其實姬凌雲還有話要轉達。大將軍說,擔心唐家在關鍵時刻勒索曹玉簪,所以一定要先讓唐氏捲進去再說。但姬凌雲認為,憑曹玉簪的精明,那些話沒必要說,於是他把嘴閉上了。
這時曹玉簪犯了難,之前讓唐振佯攻,唐振應該能答應。可現在讓唐振真打,而且是率先發起進攻,唐振很難答應。
唐氏十五萬神策軍,鎮守漢中要衝,還要分兵五萬鎮守長安。此時讓唐家只帶蘭州五萬兵去打桑臘,這可就有些強人所難了。
那只有從京畿道派兵過去支援唐振,可是如何才能說服賢王康王呢?
二王心裡清楚,不能讓閔悅回來。否則二王稱霸的局面就要被打破,再次變成三足鼎立。誰能願意多一個敵人呢?
曹玉簪想了想道:“關內道稅改即將結束,待唐振回來,我會與他談談。”
曹玉簪扭頭對犁萬堂道:“你去告訴桑臘國師,哀家有決心打這一仗,只是需要他再等等。”
其實曹玉簪是在拖延時間,她沒有把握促成此事,但她不想錯過這次機會。
她想偏二王出兵,或者逼著二王出兵。
可她自己當然不能這樣做,那就讓唐振去做。而這就需要增加籌碼刺激唐振。
……
關內道軍驛,快馬加鞭往洛陽送信,其中一封是送給秦王妃唐靈兒的。
王妃拆信,見是哥哥手書。
看過信,唐靈兒臉色慘白,心跳加速。
唐振竟讓唐靈兒收西門婉婷和孟璨入秦王府。
這個訊息對唐靈兒打擊之大,不亞於遭雷擊。心臟猛地一翻,感覺心口劇痛,呼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