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軍挑選最精銳士兵,親自帶隊抵抗,把城裡最後的滾木礌石拿出,順河雲梯滾下去。

梁軍準備許多長鉤,把那些受重傷或戰死的鐵甲兵鉤上來,收回鐵甲。

“把城裡房子給我拆了!把房梁鋸斷,當滾木!城樓也拆!”

“火油!”

“把城下的,都給我點了!”

一時黑煙滾滾,青磚城牆燒出紅色。戰鬥場面殘忍血腥,不此贅述。

秦王派來觀察兵,見此慘烈一幕,已把訊息送到秦王帳下。秦王心急如焚,但第四師依然在向太原進發。堅決執行原來計劃。

短短一年間,第四師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秦王剛接手時,這是一個被打得破破爛爛的第四師。全師不足三千人,戰馬不過三百匹,鐵甲不到五百套。經秦王補充,這裡來了一群新兵蛋子。雖然恢復建制,卻一直不敢說是一支有戰鬥力的隊伍。

倉促拉往燕雲,經龍山一戰,雖殺死契丹皇帝,但不得不說其中有很大的運氣成分,依然不能說第四師是強悍之師。

可當第四師來到太原城下時,已經強大到不可思議的地步。當邱垚、典奉帶隊與秦王會師時,全師兩萬八千人,五千匹馬。兵強馬壯,士氣高昂,是玄甲軍二十個師裡超雄般的存在。

但令人洩氣的是,這樣的規模不會持續太久。仗打完,超編的人就要放走。否則不僅是康王不同意,門閥也不會同意玄甲軍裡有一個師突然變成巨無霸。

而且此時秦王也有些吃不消了,朝廷給支援的軍糧只夠一個師吃的。現在弄了這麼多人,必須快點結束戰爭,把他們遣回原籍。否則秦王就要動老本去賣糧,將來就沒錢孝敬賢王叔叔。

老爺子是自己的貴人,孝敬點錢是應該的。

其實蘇御知道,這錢根本不會留在老爺子手裡,而是會投入到趙鏘手下的四個師。但這樣的投資也是很有必要的,畢竟大家都是一個派系,是利益共同體。而且現在賢王還沒死呢,自己不拿出點誠意,難免讓賢王有些不放心。

來到太原城下。

雖然張之悌帶著張氏家族集體遷徙,可他並沒有完全放棄太原。留下幾名狠角,在太原和太原以北強徵壯丁,號稱八萬人。當秦王兵臨城下時,一抬頭望見城頭站滿了人。目測三萬多人。

“這麼多人……”

雖然人多,但士氣不高,連統一服裝都沒有,他們手裡的武器也是亂七八糟,糞叉農具也用來打仗。

秦王輕輕嘆了口氣:“若不是時間緊迫,應該將他們圍起來,逼他們投降。可現在只能強攻了。”

一聲令下,攻城戰開始。現在是拼速度的時候。第一批攻城就派精兵強將,清一色鐵甲兵四面衝鋒。

戰鬥持續了一上午,秦王突然命令其它方向停止攻城,只留下騎兵堵住城門,調集鐵甲兵集體向東城集合,集中一面,輪番殺衝。

一天一夜過去,梁軍佔領東城,張氏起義軍見大勢已去,從北城門衝出,欲突破梁軍封鎖。

一場慘烈的圍剿戰打響。

第四師騎兵急速調動,東西兩面合圍,敵軍潰敗,毫無招架之力。第四師騎兵橫衝直撞刀砍斧剁,只恨沒多長兩條腿兩隻手,還是讓幾千人跑掉。

秦王並召集通傳兵,快速佈置戰術:

“你們把我的話帶給各團都尉長和監軍,這一戰的目的不只是拿下太原,也是徹底拔掉張氏根基。所以,必須全部消滅。給太原以北州縣做個榜樣,不能再讓他們有僥倖之心。但凡有逃跑之敵,一律追殺到底。

……太原以北已無強敵,命黨茂第一團走左路,取嵐州再取朔州;典奉第五團走右路,取忻州再取代州。把張氏餘孽逼出雁門關。通知雲州大將公孫雄,堵在雁門關外,但見流寇,一律清繳。

……我不打算進城,告訴邱垚第二團進城,張榜安民,照顧傷員,組織稅改。命邱垚為河東道臨時觀察使,在太原成立臨時道府班底。告訴他,以前的道府官員,可用,但只是暫時用。將來一定要追究他們的失察之責。

……告訴韓堅誅邪克休整一個時辰,與我城南集結,殺去潞州,支援呼延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