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零章 張氏匪謀絕計 秦王妃見庚王(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王的隊伍高歌猛進,這時第十一師又過來湊熱鬧,把起義軍南下的路封死。義軍首領張之悌愁眉不展,剛剛年過半百的他,短短几月間頭髮全白了。他之所以敢起義,是因為他手底下有一群敢打仗的人,可經過潞州一戰, 損失一半強手,而此時侄子張敏也被俘虜,更是讓張之悌心情跌入谷底。此時身邊最能打的,是跟他一起從潞城逃回來的風刀戰將張蒙。張蒙是張之悌的義子,曾與白馬銀槍的韓堅正面對決,數十回合不落下風。要不是有張蒙在,可能張之悌就逃不回太原。
戰況不妙,河東張氏家族在家族祠堂召開大會。老族長張英七十多歲, 頭戴小帽,雙手拄著柺杖。他雖然臉上皺紋堆累,可依然精神矍鑠,兩眼放光,瞪視家族百餘人,高聲訓話:
“既然我們張氏家族決定起義,那就一定要堅持到底!當初,是我推舉張之悌來做族長繼承人。他既不是我兒,也不是我親侄子。可我覺得他能行,所以我就推舉他!他參軍二十餘年,經歷過多少大風大浪,都挺過來了。你們要相信他,一定會帶著我們推翻梁朝。到那時我們張氏便是皇王貴族!”
老族長和幾位家族長老力挺張之悌,走到今天這步, 張氏已經沒有退路。既然如此,只能橫下一條心, 模仿陳月匪部,也開始強行徵兆壯丁。
來就活,不來就死。
阿爺無大兒, 那阿爺就要來當兵。
一時間許多白髮老兵出現在太原城裡。急速擴充兵力,已達五萬。
“可是這樣的兵,能打仗嗎?”張蒙憂心忡忡的問。
張之悌嘆氣道:“能不能打,全看對手。若對手是一群精兵強將,那麼這五萬人就是一群稻草人。如果對方也是一群烏合之眾,那就看誰人多了。”
張蒙道:“聽說天罡軍在潞州遭襲,通天大將吳典被梁軍一個都尉長劈死,據說這件事對天罡軍影響不小。但這個影響不是壞事,而是好事。”
張之悌一愣神:“好事?”
張蒙道:“陳月吳典一群拜把子兄弟,一開始共患難,可隊伍壯大之後,兩個頭人產生分歧,於是分道揚鑣。如今吳典死了,吳典手下的人紛紛投靠陳月,反而讓天罡軍變得團結。陳月放出豪言,若秦王敢闖到他的地盤,一定要割掉秦王人頭,給好兄弟吳典祭旗。”
“有這種事……”這時張之悌覺得機會來了:“再派人去查查。”
……
幾日後探馬回來了, 張之悌組織開會,會上眾將圍攏過來, 他指著地圖說:“第十一師駐兵潞州,不打算再前進。而秦王的兵已向西進發,並拿下絳州。依我看他是想從西路北上,再與十一師合圍太原。”
張之悌冷笑一聲:“想得美。他卻不知這樣打反而是幫了我們。”
張之悌轉身,又取來一張地圖,鋪到桌面上,抬手在孟津和小平津點了點:“本來這裡駐紮兩個師,可現在都已撤走,十分空虛。此時我們應聯合陳月,讓他在西路阻擋秦王,而我們五萬大軍集體南下,生吃呼延郃第十一師,然後快速南下,渡過黃河,直取洛陽!”
張蒙皺眉道:“可是聽逃回來的人說,張月不肯與我們合作。”
“呵呵,他不想合作,那是因為張敏給的條件不夠。”張之悌環顧身旁眾將:“這次我們再去與張月談談,他提出什麼條件我們都答應。而且這次去,給他們送些軍糧和武器。只要他們能擋住第四師,我們就成功一半!”
張蒙面色凝重:“可憑藉他們的隊伍,恐怕攔不住第四師。”
張之悌道:“告訴他,不要與秦王正面打,否則就是自取滅亡。他們不是習慣於在山間亂竄麼,讓他們發揮特長,沿路騷擾,破褲子纏腿的打法,拖延第四師。
……我們有五萬人,可以佈置很多種戰術。我們可以分兵圍住潞城,而另外一支部隊直接南下。
……洛陽城裡一共才一萬兵,只要我們快速拿下洛陽,那裡金山銀山隨便我們取用。城裡百萬百姓,隨便我們抓壯丁。到時就算八關的兵殺回來,我也要跟他們碰一碰!
……我倒要看看,梁朝還有沒有國運?若有,我等這一遭算是白費心機;若沒有,我等便一戰功成,從此天下就是我們的!”
……
剛剛升任家族長老的唐靈兒,身穿盛裝,在家裡招待客人。
她是長安郡主,是唐氏門家族有史以來唯一女長老,同時她還是秦王妃。
今日秦王妃身上穿著的,就是那件看著都熱的拖地長袍。
當初蘇御給他訂購這件衣服,是為了冬天穿的,可她非要在盛夏八月穿,因為那件衣服實在是夠氣派。
唐靈兒難得奢侈一回,在家裡大排筵宴,可突然接到訊息,說北市出事了,孔家、紅黑寺被查封,美伶館老鴇子唐憐被帶走,說是庚王府的人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