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八章 我輩之楷(第1/2頁)
章節報錯
蘇御從京統調五十弩手趕往北市,用來保護紅黑寺,說只借用幾日。當時監軍洪盾就酸皮賴臉地嘟囔起來,說這不符合規矩。蘇御心情本來就不好,正欲發作,監察御史杜顯貴過來打圓場,並親自帶著人趕去北市,這才化解這場紛爭。
京統和錦衣衛都在景行坊,上車拐兩個彎就到了。路過李家貨棧時,還見到李勳在門口指揮卸貨。
雖然與洪盾惹了一肚子氣,可這股邪火總不能發自己人身上,蘇御依然口氣平和,還誇讚李勳幾句。說貨棧生意越來越好,李勳功不可沒。看賬上,每個月都能給蘇御剩下三四十萬,蘇御很是滿意。避開人群,才把紅黑寺遭襲的事告訴李勳。聞言李勳唉聲嘆氣,說要過去探望,蘇御當然不會阻攔。
來到錦衣衛,又把訊息告訴梅紅衫,梅紅衫抹著眼淚跑去紅黑寺探望。
而張密陪著太后早朝,還沒回來,蘇御就坐在屋裡等候。
折騰了一夜沒閤眼,蘇御看起來有些憔悴,等著等著就睡著了。
秦白刃打探訊息歸來,說張密上午沒時間,不會來錦衣衛。
蘇御問張密在哪,秦白刃說在宮裡。
“楚無霸一夥人遭受重創,他自己也有受傷,估計最近不會再鬧事。而且他們現在一定藏得很深,不好找的。”
蘇御看秦白刃一眼,覺得他說得也有道理:“我差點忘了,今天禮部韓大人的兒子會來找我。走,咱們回京統。”
韓堅早就來了,小夥子長得很不錯,精神頭很足,一看就是練武的好材料。而且這位財閥世子身上頗有教養,給蘇御留下非常好的第一印象。交談得知,韓堅從小文武雙修,只是長大之後對文科沒有興趣,反而非常崇拜梁朝的那些戰神人物。
比如張雲龍、公孫雄、祁東陽、李橫、孟狠、西門豪等人的功勳事蹟,對他來說都是如數家珍。對玄甲系軍官更是瞭解很深,他能把第一師到第二十師所有旅校以上將官名字全背下來,甚至知道他們的出身。看來他平時對軍旅確實非常感興趣,也夢想成為一名戰功赫赫的將軍。
在他十六歲那年,正是張雲龍鏖戰鄭州的時候。若鄭州失守,下一個主戰場就是洛陽。那時陳太后下令封鎖洛陽城,號召全城男兒待命,準備用血肉之軀和菜刀迎接敵人。而那時,小夥子也準備戰馬、盔甲、亮銀槍,就等著敵人打上門來。
大兵壓境,別人都是膽戰心驚,而他卻是滿心期待。蘇御贊他天生虎膽。
雖然他非常優秀,正是蘇御希望得到的“特務苗子”,可他畢竟是財閥世子,所以蘇御心生顧慮。但顧慮不等於放棄,如果發現他自己也很願意的話,倒是可以考慮下點功夫。隨後將他介紹給總教習林叢虎,列入第一批重點培養名錄。
現在京統還在招兵,一邊招兵一邊篩選。按照蘇御要求,文盲而木訥者直接淘汰,送去八關服役。文盲但精明者,給六個月的培養期惡補文化。要求他們六個月之內認識三千個字,若做不到直接淘汰。而能做到的人,頭腦和服從性已基本達標。
學習期滿再與有文化的人一起進行第二次篩選。當然,蘇御篩選的並不只是文化,關鍵還是考察他們的膽量和思維。此後還有第三期篩選,被稱為觀察期。這個階段很是神秘,沒人知道蘇校長是怎麼觀察的。
或許是一個眼神,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被他在心裡默默打分吧。
關於蘇御的身份,學生們都很好奇,私下裡多有談論。將門虎子、大城郡馬、皇城佩劍行走、京統指揮使、錦衣衛監察御史、戶部巡官、先帝口中異人、御弟。還是錦衣衛、京統、民御公車的倡導者、制定者、執行者,他還是個墨家高手。各種頭銜和經歷讓人好是羨慕。外加各書報對蘇御的各種真假傳聞,更是增加了蘇御的知名度。總之,在學生們心中蘇校長風流瀟灑文武全才,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大人物。我輩之楷。
韓家世子就將在這種環境下受訓一年,也不知會有多少變化。總之,他將來的路一定是光明的。且不說他自己如何優秀,就憑他家族權財兩勢,再經軍校鍍金,一進入軍隊最起碼是個營級。
把韓堅安排好,蘇御與校內幾位官員談話,這時有人來報:錦衣衛指揮使張密在京統大廳等候。
蘇御隨即告辭,返回京統,剛進門就聽說張密與洪盾毆打一處。二人互扇耳光,打得好是激烈。要不是被雙方扈從分開,二人就要往死裡打。此時張密已經離開,回到錦衣衛衙署。
蘇御好一陣無語。
這時見洪盾一瘸一拐走過來,怒氣衝衝,他的白膏大臉上有張密留下的《大內寶典》掌印痕跡。白膏打飛,露出漆黑本色。看來張密這幾巴掌打得挺瓷實。
蘇御仔細觀瞧,發現洪盾不僅是臉上有傷,他的腿也不大靈便,腰腹似乎也有傷。
難道說,這兩個人真的下死手了?
先前蘇御調兵時,老太監一直坐在椅子裡,倒是沒發現有什麼問題。
見老太監被打得挺慘,蘇御打算上前安慰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