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四章 二品朝服(第2/2頁)
章節報錯
可現在這個耍威風的機會沒了。
隨後蘇御與皇后提起“剿匪”的事。皇后說,你還兼任著錦衣衛監察御史的職務,這種事你去找張密談。隨後蘇御就走了。
皇后娘娘辦事可真有效率,蘇御前腳剛走,她就發公文撤銷蘇御的京統指揮使職務,同時任命大太監洪盾暫代京統指揮使之職。洪盾此時有罪在身,皇后說讓他戴罪立功。
終於,蘇御提出的兩個特務機構都變成了“廠公”控制的衙門。而蘇御則是帶著任命書,前去戶部報道。在戶部,只有戶部尚書樊鼎軒一個頂頭上司。而樊老爺也是樊氏財閥的官場代表,家中鉅富無比。六大財閥裡最低調,但卻最穩定的,就是樊氏財閥。
而唐振夫人樊氏,正是樊鼎軒的胞妹。
這樣說來,蘇御與他還有點親戚。但在官場,大家一般不愛互相拉扯親戚關係。
與樊鼎軒見面。尚書大人要設宴款待這位“暫無實職”但級別卻很高的蘇同仁。大家都知道蘇御之前的京統大特身份,突然被免職來到戶部,大家不免揣測,皇后是不是要動一動戶部這些文官?
而且到現在蘇御身上還兼任錦衣衛監察御史的職務,而錦衣衛那幫傢伙比京統還可怕。尤其是對文官來說。
京統專治軍方,而錦衣衛則是文武匪商通吃。
平康坊,美仙院。
高樓盛宴,嬌豔館女瘦瘦肥肥,耳邊鶯鶯燕燕,眼前歌舞昇平,觥籌交錯間歡聲笑語。酒過三巡,見蘇御半醺,衣冠楚楚的樊鼎軒引蘇御進密室,低聲問道:“蘇大人此來戶部,可是帶著任務來的?”
蘇御笑道:“那是當然。”
樊鼎軒不禁有些緊張:“敢問蘇大人,皇后打算動誰?若是樊某,還請蘇大人直言相告。好處自然少不了蘇大人的。”
“唉!尚書大人放心,我只是帶著經濟任務而來。那些偵查逮捕的事已不歸我管。不過呢,如今皇后倒是很缺錢,她很需要樊大人幫幫忙啊。”
“呃…,蘇大人的意思是……”
“尚書大人不要多心,我沒什麼意思。如果大人不願意,權當我沒說。”
大家只以為蘇御是皇后的心腹,大特務頭子,突然空降戶部,他的話裡一定是帶著某種“意義”。很顯然這是一種誤會。蘇御只是單純的酒後話多。不過酒後的蘇御依然是清醒的,他知道什麼是好,什麼是壞。當他發現這位尚書大人有主動投靠皇后的意識時,毫不客氣地替皇后“勒索”些錢財。
據說當天晚上皇后就接到樊氏財閥送來的二十億。送錢的理由是:由於旱澇災害導致糧食價格暴漲,這錢送給皇后娘娘,母儀天下,賑災救民。
皇后笑了,當晚召見樊鼎軒,大加讚賞。次日諸口舌書報社集體發文,從各個角度對樊氏財閥提出了前所有為的表揚。不久後,錢氏和韓氏也有錢送到國庫,他們向樊氏看齊,各自捐款二十億。
皇帝還沒死呢,這幫見風使舵的財閥就已經開始明目張膽地向皇后示好。當然,他們的錢不會白花。保護費交夠了,生意場上才會順風順水。而他們的耳目早就打聽到,皇帝很久沒出殿走動的訊息。據說皇帝一直躺在皇后寢宮。皇帝身體非常不好,他不出來走動倒也沒引起什麼懷疑。可是連皇帝貼身太監和丫鬟也不見出來走動。這就耐人尋味了。
曹玉簪一口氣弄到六十億,緩解燃眉之急,而且她已經知道樊氏的那筆錢與蘇御有關。此時她對蘇御“強退”京統的事不那麼生氣了,反而因自己那天的冷顏冷色而感到些許後悔,擔心從此與蘇御產生隔閡。
不過很快她又打消了這種念頭,因為她接到來自戶部的奏摺中有蘇御的一本,而且還從字裡行間看出蘇御心情不錯。蘇御的奏摺從來不像別的官員那樣謹小慎微一板一眼,倒是像朋友之間寫信一樣。他寫道:尊敬的皇后殿下,壓榨財閥也是有限度的,把他們逼急了,帶著錢款逃到它國就不美了,還有可能引發經濟大蕭條……
看過密奏,皇后會心一笑。
放下奏摺:“小寶,我讓你去找叔叔來見我,他怎麼還沒來?”
曹小寶為難地道:“娘娘,小寶已經去過三次了,可是老爺他……他不但不答應來,他還罵我呢。”
“哦?叔叔罵你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