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六章 御弟哥哥(第1/2頁)
章節報錯
蘇御突然想明白皇帝為什麼遲遲下不定決心。
最初,皇帝是希望庚親王趙準繼位的,可是黨爭過程中趙準過於依賴門閥和趙挺,而自己卻毫無建樹。可以說,這次黨爭就是皇帝在利用皇后給趙準設定難題,看趙準如何破解。可趙準給出的答卷是嚴重不及格的,相反皇后的表現卻讓皇帝眼前一亮。
可是讓皇后攝政,又存在其它變數,尤其擔心出現類似武則天或呂后、胡後、陳後的現象。因此皇帝留有大將軍張雲龍和安西郡王趙挺作為未來的輔政大臣,而這兩位無一例外都是皇室血脈。而且他們掌握兵權,能壓制曹聖、公孫雄、趙亞夫。
即便將來曹玉簪垂簾聽政,玄甲五大將的結構也不會變。而趙亞夫所率金吾衛,是皇后唯一能調遣的軍隊。只要維護皇城內治安就行了,不能把所有軍權都交到皇后手裡。皇后要想更換五大將人選,必須經過兩位輔政大臣同意才行,任一輔政大臣都持有“一票否決權”。
天賜帝還設定好時間限制,皇帝十三歲時,皇后必須撤簾免政。皇帝十五歲時,輔政大臣交權。即便交權期間出現問題,也是皇族內部的事。不會讓皇權落入旁人家。
上次皇帝昏厥,醒來後第一個召見的就是張雲龍,皇帝曾說:若子不肖,可廢之,吾兄來當皇帝。不過我有一個要求,你必須把姓改回來。聞言,張雲龍大哭,只道天下所有人都可以反,唯我張雲龍不能。否則裡外不是人,千古罵名。當然,皇帝與張雲龍密談的內容無人知曉。蘇御也不知道。但蘇御感覺皇帝是在向張雲龍託孤。既然是託孤,那就是支援皇后垂簾聽政。
可問題是皇后大著肚子,必然要去鬼門關走一遭。皇后能否順產,這是皇帝最後下決心的關鍵。此時聽穩婆和御醫說,皇后不行了,皇帝又昏了過去。在在皇帝昏厥之前,他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答應蘇御提出的“側切”之術。
太醫、穩婆等在場所有人對此術聞所未聞。
見皇帝昏了過去,大長公主趙媖聲色俱厲道:“甥婿,你對此術有多少把握?”
蘇御道:“若果然像大長公主說的那樣,頭露過半,卻不能生,此術便可以一試。但問我有多少把握,我不敢給保證。”
趙媖急道:“此情景,但說無妨,我心裡總要有個數!”
蘇御道:“估摸五成把握。”
聞言,大長公主又問御醫和穩婆:“你們可還有辦法?”
御醫、穩婆跪在地上,只道沒有。
大長公主道:“拿刀來!我要親自動手!”
現場轟然,親王趙準怒目道:“姑姑休要聽他胡說八道!什麼側切之術,從沒聽話說過的事!皇后既已不行,怎還不給她留個全屍麼?我不同意!”
大長公主怒道:“你們男人說不同意就不同意,可我們女人卻一定要死。既然這般,死馬當活馬醫,也要一試!”
大長公主火了,憑藉皇姑身份大罵趙準,把後者罵得抬不起頭來。
御醫拿出鋒利小刀,長公主殿下持刀向大殿而去,可是走到半路,又扭頭問:“甥婿,你可試過?”
蘇御道:“其實用剪刀才更好一些。”
“看來你試過!”
“不不,我沒試過,只是看過。”
——
“哇——”的一聲嬰兒啼哭,響徹大殿。殿外眾人聞聲相慶。
蘇御當然沒進去,只是告訴大長公主如何操作。長公主殿下聰穎、果決、勇敢,衝進去就是一剪刀,皇子幾乎是噴出來的。揪住皇子雙腳,倒立,拍打,皇子哭出聲來。由於難產,孩子憋得小臉黢紫,再晚一點,即便生出也救不活了。
皇后出血,喚穩婆進來止血,針線縫合不必細表。
皇帝醒來時,已見到皇子出生,皇后穩定。皇帝大喜過望,要飲酒慶祝。今天晚上跑來為皇后“助威”的這群人就甭走了,在長秋宮中擺下宴席。
雖已子夜,可人們經此一事都沒有睏倦之意,陪著皇帝陛下歡慶起來。唯有趙準神情尷尬,可他也沒走,還送來好些賀詞。
而此時蘇御提出的“側切”之術竟成了談論的焦點,尤其是這些新婚婦女更是關注。還有人道,待自己分娩時一定要請大長公主來,大長公主已掌握這神奇之術。可卻沒人說請蘇御來。——這種事當然不好意思主動邀請男人來幫忙。
別的女人看起來都挺高興,唯獨唐靈兒一個勁追問蘇御:你是從哪學來的?你看過誰生孩子?是不是你的孩子?見唐靈兒追問蘇御,旁邊小巧玲瓏的華池郡主趙㺪還一個勁瞎打岔。
酒席上,大長公主道:“多虧凡羽大法師點撥,方有化險為夷之福祉。請求皇帝陛下為大法師贈國師法冠。”
皇帝道:“即便是贈國師法冠,也應該是皇后贈與。這事暫且擱著,待皇后身體恢復再談論也不遲。反而是蘇異人之功勞不可埋沒,朕倒是不知賞些什麼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