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四章 那人是誰(第1/2頁)
章節報錯
王珣去華州,帶回來的最重磅炸彈就是“譚沁兒”。
王珣多方打聽,得知蘇御與那譚沁兒相好半年之久。這二人經常同出同入,還有半夜出去活動的時候。無論如何,也無法解釋他們之間的關係。說他們沒有事,鬼都不信。
一個“小喜鵲”已讓郡主露出怒髮衝冠之相,若“譚沁兒”的事再說不明白,不知會把郡主氣成什麼樣。正如郡主之前的那句話“這婚別結了。”
若繼續順著唐靈兒說話,蘇御覺得問題更難解決,乾脆換一個思想去處理這個問題。
蘇御陡然站起身,信誓旦旦道:“我敢保證,沁兒還是個姑娘。我不知沁兒跑哪去了,可將來她再來洛陽,你可以把她逮來驗明。其他的話我不想多說。比如我與她一起劫富濟貧行俠仗義,想必說來也是於事無補。總之一句話,我與譚沁兒‘發乎情,止乎禮’,絕無汙點可言。”
“發乎情,何解?”
“友情。”
“我不信!”
“愛信不信,我現在也沒辦法證明。”
“你!……”
郡主伸手抓住案上茶杯,瞪視欲摔。
“郡主息怒,老奴可以證明。”
這時老貂寺胡榮不請自來,年近九旬的耄耋老者,彎著腰來到郡主身邊,滿臉心疼之相,哄小孩的口氣道:“靈兒不生氣了,乖呦。”
說話間,胡榮奪走郡主手中茶杯,遞給林婉。
面對老貂寺,唐靈兒只是吞氣,甚至能聽到從她嗓子裡發出的“咯嘣”聲,這是要氣昏過去的徵兆。
胡榮突然變換面孔,指王珣林婉罵道:“廢物奴才!不能為主子分憂,反惹主子生氣。你們還留在這裡幹什麼?待我教訓你們不成?”
唐靈兒似乎不想讓王林二人離開,坐在那裡彆彆扭扭。胡榮白了二奴一眼,也沒再堅持。
這時大家聽到老貂寺老氣橫秋地說:譚沁兒和譚方鼎是被他攆出洛陽城的。早先就有人說,蘇備選與北市水盆羊肉小館子裡的跑堂丫頭關係不簡單,那時胡榮就派人去盯著。但並未發現什麼不妥之處。後來譚氏父女又被蘇御安排到福善坊西三巷七號,有一日,譚沁兒正在後院與根雕匠人學習根雕手藝,老貂寺與譚方鼎在樓裡談話。勸說譚方鼎離開洛陽,同時老貂寺在譚沁兒胳膊上種下一顆守宮砂。
據說這“守宮砂”是江湖上失傳五十年的“蠱術”絕學,老貂寺為什麼會,他也沒過多解釋。
“只要能種上,就說明那丫頭果然還是個姑娘。若不是姑娘,無論如何也種不下的。”老貂寺憨憨笑道。
“當真如此?那榮伯試驗給我看。”
唐靈兒對胡榮的信任,似乎已經達到了相信父母的程度,可她還是覺得這事很奇妙,於是讓老貂寺現場演示給她看。
胡榮左右看了看,當他的目光落到林婉身上時,林婉沒什麼異樣,可是落到王珣身上時,王珣卻目光驚悚而躲避。
蘇御心中暗道,這丫頭……好像不太敢試。
老貂寺悶頭想了想,屋裡的兩個錦衣婢他都沒用,而是道:“喚童璽來。”
——
後來蘇御被放走了,唐靈兒要求蘇御在婚禮前把《唐氏家法》全本背誦。她說話時使出一副很厲害的樣子來掩飾自己內心的愉悅。
但她突然想起一件事,質問蘇御,福善坊西三巷七號是怎麼回事?蘇御說,那是與歐陽鏡借錢買的,等著增值,而且一定增值。結果還是被唐靈兒數落一頓,並沒收。蘇御強調說,那是與歐陽鏡借的錢。唐靈兒道:你少拿歐陽鏡說事,但凡被我發現就都是我的,快把房地契給我送來!
“唐扒皮!”
蘇御心中唸叨一句,帶著童璽離開。
回想整個過程,有驚無險,也能體會到唐靈兒的心情,她是希望蘇御能把這些問題當著丫鬟的面解釋清楚的。可惜“譚沁兒”有些解釋不清了。試想假如胡榮沒有及時出現,會是什麼結果呢?
蘇御笑了笑,覺得唐靈兒沒那個決心對抗唐振和皇后,這段國禮姻緣已不是“任性”就能割斷的了。
至於那守宮砂,胡榮是如何辦到的,蘇御也想不大明白,總感覺老貂寺是在騙人。蘇御想,如果自己內力再高几個層次,也能在童璽手臂“少海穴”上逼出一顆紅點來。但蘇御認為,這與守宮沒什麼關係。
想到這裡,心中一凜,老貂寺的內力簡直高到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那麼,耳房小院裡的兩個腳印,如何解釋呢?另外一個人是誰?何人能與老貂寺旗鼓相當?他們為什麼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