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九章 禮部議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相公今日要見許多大官談事,一定要穿得體面才好。”馮瑜為蘇御扯衣襟,眼神溫柔,指間細膩。
蘇御笑了笑:“他們官再大,還有皇后和國公爺官大嗎?”
“呵,那倒是沒有。”
談笑間,馮瑜抬眼向二樓望去。當她見到郡主在二樓注視她的時候,嚇得倒吸一口冷氣,猛地一縮脖子,像犯了大錯似的畏畏縮縮站在那裡。蘇御察覺異樣,也向二樓忘了一眼,郡主的臉色不大好看。
這也難怪,未婚夫與別的女人公然在一起,換誰也高興不起來。時代不同,規矩不同,但是人性其實沒多大變化。別說是人,就是母猴子之間也有爭風吃醋甚至大打出手的時候。有很多東西出自本能,而不是出自教育和律法。
突然感到一陣內疚……
可是想了想,自己也沒犯什麼錯誤。如果要怪,就怪這該死的皇權制度好了。
唐靈兒已經離開視窗,可馮瑜還是小臉緊巴巴的。看樣子被郡主目光一掃,她感覺很是受傷。蘇御勸慰兩句,帶著小嬛童玉坐車離開,臨走還不忘了給馮瑜丟些零花錢,並叮囑她照應老黃童璽這一老一少的午餐。
本打算在早朝之前與禮部三官見面。可事有不巧,天還沒亮時,右侍郎韓耀就已經去了大相國寺,在那裡準備一場大型超度法事。今日貴妃唐雎和長安郡主唐靈兒等一眾人物也會去大相國寺觀禮。
而左侍郎孟篆跟隨孟相直接去了金鑾殿外廳,據說與太子黨商量著什麼。
禮部尚書錢煜不參與黨爭,他看起來不緊不慢,正在禮部聽夜班官員向他彙報工作。見蘇御來找,二人轉向客廳,賓主落座。
“蘇御史的摺子老夫看過了,見解獨到,宏觀仁義,觀之令人一震。此提議,符合皇帝治國之理念,也不違背高祖臨終之囑託。蘇御史對《高祖聖訓》的重新解讀,讓老夫眼前一亮。正如蘇御史奏摺中所言,試婚乃蠻夷之陋習,而我大梁正宗漢統,豈能效蠻夷而失漢禮?高祖皇帝遺訓曾言,觀不肖則試,‘觀不肖’這個前提似乎已經被後人忘記。濫用試婚之禮,造就多少悲慘事,實在讓人感到遺憾。”
錢煜,正三品禮部尚書,錢氏財閥長老,科舉出身,尚儒家。他一張口就定下談話基調,蘇御與之暢談。
言談中聽得出,錢煜對“試婚”早有不滿,卻從未提出過相關建議。這次唐氏門閥姑爺提出,皇后下發檔案,正合他意。
錢煜認為,類似這種摺子,既然皇后能發下來,就相當於給了一個肯定的答覆,官員們只要按照皇后的意思去辦就行了。
這種沒有責任,還能展現情懷的事,是官員們最願意去做的。這又不涉及到黨派之爭,實在值得他好好發揮一番。
大家心裡都清楚,天賜皇帝命不長久。既然不參與黨爭,那麼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不得罪皇后和庚親王。至於不參與黨爭的後果,錢煜並不是很擔心。畢竟錢氏財閥還是有些底氣的。
當兩個人觀點相似的時候,談起話來十分順暢,甚至感覺心情愉悅。聽錢煜說,不只是自己有這種看法,兩位侍郎也都是儒家學子,對這種“試婚”制度早有成見。只是他們與老夫一樣,自顧功名,不敢隨便提起罷了。
陳太后當政時,手持免死金牌的張御史欲駁回太后為滎澤公主趙玎派遣十八名宮女試婚的請求,結果還把命弄丟了。雖陳太后已崩,可至今為止也沒人再敢提起此事。蘇御史給大家開了先河,倒也讓我們見識到曹皇后拓寬言道之決心。
至於那王太監,他只是會護著主子脾氣,把主子哄開心好為自己牟利,完全不顧國體,毫無憂國憂民之心,實乃小人,其觀點不屑考慮。
對於尚書大人的這番話,蘇御表示高度肯定。
這次來禮部,蘇御還準備了一份文書。文書中為試婚女子謀求諸多保障,希望禮部採納,提交皇后審閱。
錢煜說,等兩位侍郎歸來,商議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