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文天鷹”已死,聖火教就地解散。感覺張密變得輕鬆了許多。臉上也開始浮現出笑容。不再像以前那般整日苦大仇深。看來張密是真的解脫了。據說文一刀也有意加入錦衣衛,可那廝名聲不好。要想進入錦衣衛的隊伍,需要一番運作。最起碼應該改個名。另外一定要爭取到皇后的同意才行。——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改邪歸正。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錦衣衛玄甲營看起來更像是一群兵,只有三小營看起來才更像特務機構。之所以三小營沒被擴充,可能也是皇后娘娘的佈置。只是萬長槊不對外說罷了。

錦衣衛又增加了一個“消滅蠱匪”的任務。具體的操心事都是萬長槊去辦,蘇御不跟著瞎參合。萬總副的傷還沒好利索,他就像個沒頭蒼蠅似的帶著人到處亂撞,也沒查到什麼線索。蘇御只等著麻佬回來,再去給萬長槊提一些建議。

有人說,這萬長槊就不是一個會當大官的人。玄甲第三師(金吾衛)總副,從三品的武將,大傷未愈竟親自帶著兵到處走。而且他也不提拔玄甲營旗長,到現在還是空缺狀態。

細細想來,這也不能怪他,他在幾個月以前還是一名邊關百夫長,不可能在這麼短時間裡完成角色轉變。另外他或許以為帶傷工作能感動皇帝。又或者他天生就是一個閒不住的人。人心隔肚皮,蘇御對他不過多評價。

“墨匪”已經基本被萬長槊驅趕出洛陽城,如今殺手門派明面上只剩下十殺門、四方會、紅黑寺。也都已經掌握在萬長槊之手,嚴格控制人數,不定期進行檢查。擔心萬長槊放鬆警惕,蘇御建議讓神策營繼續盯著夜無良的動向。蘇御私下調動梅紅衫等人行動,據說已引起萬長槊不滿,可他暫時沒說什麼。

多大的官也得罪不起御史,另外萬長槊發現張督查使和蘇監察御史一個鼻孔眼出氣,這兩個人關係為何如此好,萬長槊還是不大瞭解。萬長槊這人不善於與同僚和上峰交流,據說很少給皇后寫奏摺。日常工作彙報,大多都是皇后問話他回答,沒什麼主動性可言。

既然工作上的事沒什麼進展,蘇御便開始研究賺錢。

今年也不知是怎麼搞的,先發大水,緊接著又是乾旱,這天氣著實令人苦惱。預計米價會漲,便聯合歐陽鏡在李家貨棧囤米。對外只說是歐陽鏡自己囤的。而自己忙碌,只是為賺些辛苦錢。

商人多有些小執念,比如與某人合財。蘇御發現歐陽鏡這廝財運好,與他合作賺錢機率大,故而願意辛苦跑腿。其實蘇御自己心裡清楚這樣搞是迷信。可不這樣說,又如何騙得過唐靈兒呢。郡主玉蔥指一揮“把錢上交”,那就全白折騰了。

唐靈兒只是對“辛苦錢”不是很感興趣,可見郡主大人不是鐵母雞。

而歐陽鏡那廝一如既往都是“錢找他”。比如這次也是如此。他整日待在東宮,要麼就是帶著假太子到處慰問郊民,沒時間經營生意。只把錢放到蘇御手裡,讓蘇御自己去弄。進貨、運輸、儲存、出售他是一概不管,只等著日後分紅。他對蘇御倒是絕對信任。

蘇御要求李勳一定要用托盤把米托起,雖然浪費一些空間,但卻能防止洛陽再發水患。同時多養幾隻貓,專治老鼠。

蘇御前一陣給孔家出主意,就是給孔家打通加入糧米商會的關節。如今孔家大兒子孔祥已經正式進入糧米商會,孔家的船塢上也開始有糧米運輸和交易。這是一個長期買賣,只要不作死,就能保證孔家流水錢不斷。

求穩,也是韓氏夫人希望見到的。故而喜悅。

唐靈兒早發現蘇御與李家貨棧有勾當,見蘇御囤米,倒是提醒了她。如果不是前一陣商戰唐家車隊都去拉紙,其實唐靈兒早有囤米的打算。這次乾脆多囤一些,據說要囤半個東大倉。為防止鼠患,她還養了二十隻貓。

上午,東大倉的貓和李家貨棧的貓打群架,打得很是激烈。這場群架是因為兩夥貓劃分領地導致的,再就是唐小肥胡亂投食,害得兩夥貓碰到一起。蘇御手下才六隻貓,沒打過對面二十隻,傷亡慘重。因此蘇御才把唐小肥訓了一頓。

囤米本來就是各大門閥的要緊事,可這次唐靈兒下手太重,竟引得整個市場米價上漲。

幾個月之前,唐家揭不開鍋的時候與韓氏主導的糧米商會鬧掰,那時唐家撤出商會。如今商會派人來問唐靈兒,囤米是何意思?唐靈兒只道是正常囤米,不必大驚小怪。可商會的人卻說,如果有心玩一把,雙方可以和合作。乾脆把價格推到頂,大賺一筆。唐靈兒並沒有一口回絕,只說商量之後再給答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