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私心太重(第1/2頁)
章節報錯
七月十五,又是民御公車出行的日子。
在一眾皇親和大臣的勸諫之下,曹皇后放棄出行計劃,讓武貴妃唐雎代替自己坐上鳳輦,以此來兌現當初對百姓的承諾。
皇后未能到場,感覺現場氣氛輕鬆許多,變得不那麼莊重了。各位御史交頭接耳,忽而還能傳來一些笑聲。隨行而來的太監和低配版的大內高手,也不像以前那般如臨大敵。大家能出宮走一走,都好像是觀光旅遊,心情暢快。
公車隊伍徐徐前行,伸冤的百姓紛紛遞上狀紙。
照比前幾次公車出行時的盛況,這次伸冤的人數明顯少了許多。不過聽他們的口音,卻多是外鄉人。這也正如蘇御所料。
看著那些窮苦人不遠千里來到洛陽只為告狀,不禁讓人有些心疼。尤其是看到那可憐兮兮的母女,更是讓蘇御鼻尖一酸。真不知在她們身上發生過什麼悲慘的事,竟害得她們如此辛苦。蘇御拿起她們遞送的狀紙看了看,也無外乎是一些常見的冤案手法。可越是這樣常見的手法,越是害人最慘。
當公車回宮的時候,蘇御騎馬返回,見到一些窮苦人,就撒些錢給他們。那些錢不足以改變太多,但能讓他們吃上幾天飽飯,也能讓蘇御心中稍微舒服一些。
未能見到曹皇后,蘇御準備的一些話便不能近距離說給她聽。可這次是唐雎出行,倒是給蘇御開啟方便之門。蘇御準備一些小紙條塞給武貴妃。唐雎心性靈敏,雖未有心理準備,可她還是將那些字條悄無聲息地收入袖中。
估計此時唐雎已經見到曹玉簪,而那些字條也應該落到曹玉簪的手中。
——
唐雎並沒有直接把紙條送給皇后,而是先檢查一番。發現都是一些公事之言,便就放了心。——蘇御在收狀紙的時候,會進行一次初步篩選,把一些需要急辦的事告訴皇后。唐雎覺得,自己代替皇后出行,如今把這些話傳遞給皇后,正是理所應當。
很顯然唐雎並沒有看出蘇御字裡行間夾雜著私心。
這也怪不得唐雎,她沒時間也沒資格去看那些伸冤狀書,當然不知蘇御在哪一張紙條上寫的其實根本就不是告狀的內容。
唐雎面相醜陋,進宮以來一直未被皇帝臨幸。
其實不光唐雎,孟貴妃、西孟貴妃現在也是這般待遇。對待她們,皇帝倒是不偏心。自打她們一起進宮,皇帝就專寵曹玉簪一人。如今曹玉簪有了身孕,皇帝就以“修養身心”為名,拒絕一切妃子。
並非皇帝真的不近女色,只是那幫妃子太醜,皇帝不喜罷了。
要說這還都是陳太后乾的好事。當初陳太后嚴令各家選送秀女不許長得漂亮。可是曹家選送曹玉簪這美人兒進宮考試,陳太后卻睜一眼閉一眼。現在宮裡幾位醜娘娘也都是心知肚明,這就是明擺著偏袒曹家。
——
曹玉簪坐鎮後殿,接見御史。
今日沒什麼大事,很快後殿就變得空空蕩蕩。那些冤案文書,如今也不再全部送到曹皇后案前。有專職衙門篩選,只有高規格案件才會送來。
曹玉簪選出七名“志士”,專門替她審閱公車文書,一些雜七雜八的小案子,都由他們處理。
這七個人都是曹玉簪經過觀察確定下來的。他們辦案情緒高,剛正不阿,嫉惡如仇。如今有人給那七名志士起外號,叫他們“七大棒”。據說他們為了加快辦案效率,經常動用杖刑。武衙之內,時有大棒揮舞,血色棒影后面就是他們七個人的威嚴尊榮,故而得名。
經常動刑容易屈打成招,“七大棒”的行為已經違反《大梁律》,不過曹皇后對此充耳不聞。也有御史對皇后縱容“七大棒”的行為提出質疑,當面曹皇后都虛心接受,還誇讚那御史是直言之臣。可事後曹玉簪還是不管不顧,任由“七大棒”漫天揮舞。
經“七大棒”掀翻的親王黨羽越來越多,已成曹玉簪手中第一殺器。為此,親王黨十分不滿,經常在朝堂之上掀起反撲風暴。太子黨全力反擊,雙方唇槍舌劍你來我往,吵得好是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