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崇說的那些你怎麼看?”

“說來說去,都是他們趙家的那點事。其實跟以前沒什麼兩樣。”

下朝以後,唐振邀請孟丹青到清化坊一坐,他們並沒去什麼豪華館所,只是在清化坊大門口的迎客樓上,一壺清茶便把國之大事聊得深可見骨。

錦衣婢恬靜在為兩位國公爺燒茶,而爺們說的話也都不避著她。

唐振與孟丹青既是對手,也是朋友。他們的友誼,是在那次漠北之戰時留下的。漠北一戰,十三歲天賜皇帝在牧王的力挺下,帶著部隊突然向北。這是一場完全不在計劃內的戰爭。

當時陳太后讓剛剛登基的天賜皇帝,帶著唐振、孟丹青、西門真森和四萬精騎兵趕往敦煌,本意是想讓牧王交出兵權。結果沒想到的是,匈戾大單于阿蘭朵突然聯合東胡人進攻交河城。

這一戰如果打,便能保住河西走廊,並震懾西域諸小國。可如果不打,梁朝威風掃地,河西走廊從此落入胡人之手。牧王帶領三萬官兵和十萬百姓抵抗阿蘭朵匪眾。把手下大將公孫雄和一萬騎兵讓給天賜皇帝,讓他帶領五萬騎兵向北進發,打東胡人一個措手不及。

訊息傳到京城,朝野大譁。陳太后、唐瓊、孟仁、西門豪不但未能奪走牧王兵權,反而被牧王反牽一招。這才有金刀將孔拓七十掛帥出征的一幕。

十三歲的天賜帝人小心大,帶領唐振、孟丹青、西門真森、張雲龍、公孫雄一路向北。與東胡王正面遭遇,一場大混戰,東胡王退守虎狼山等待援軍。梁軍猛攻不棄,雙方打得焦灼。

這時老將軍孔拓偷襲敵援得手,再闖東胡王帳,東胡人潰敗一瀉千里。而梁軍一路追殺,高歌猛進勢如破竹,直奔狼居胥山而去。

那一戰湧現出一大批名將,也是後來抗胡戰爭的主力。沒有這一批能征善戰的人,梁朝不可能頂得住三胡的集體南下。

“你那邊也應該接到訊息了吧,怎麼樣,兩方面開出的條件還算滿意?”唐振看起來有些悠閒。

孟丹青並不喝茶,只是在把玩手裡的茶杯,可唐振還是揮了揮手,示意恬靜換茶。

恬靜幾乎是跪在孟丹青面前,低著頭,用托盤將茶杯高高舉起。

“趙準開出的條件更誘人一些。”孟丹青接過茶杯:“皇后到底是窮人家的孩子,開出的條件也帶著一股小家子氣。不過我倒是覺得曹玉簪辦事比趙準更有尺度。而那個趙準完全是背水一戰的架勢。他是抱著拼一把的態度在往上衝,而皇后卻是在守擂。所以趙準什麼都豁得出去,我甚至覺得再逼他一下,他能允給我半個道府來。”

“你想幫誰?”

“我?……那你呢?”

“我答應過趙崇,撈點錢可以,別插手這件事。”

孟丹青用指尖在茶碗口上劃來劃去:“曹玉簪。”

唐振笑了笑:“你一直主張廢除‘人頭稅’,改為‘攤丁入畝’。還主張修改現行的戶籍制度,廢除賤民制、族兵制、世兵制,還想讓士族納稅。可無論是陳太后還是天賜帝,他們都不同意你這樣做,莫非你覺得曹玉簪會同意?”

“她已經同意了。”孟丹青臉上泛起喜色:“不僅僅是修改兵役徭役,還有其他行業也是如此。太束縛百姓,不利於梁朝發展。爹是幹什麼的,兒子就必須幹什麼,永遠沒有翻身的機會。這不行。現在全國各地都效仿洛陽,一個或者幾個大家族控制一個城市。這樣下去遲早要出大問題。不用外國來打我們,我們自己就會亂套。而且大家族控制著大部分資源,可他們卻不用納稅,反而是讓那群窮人納稅。所以梁朝越來越窮,而士紳越來越富。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