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二次公車(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口氣收了六百多張狀紙。
之所以第二次能收到如此多狀紙,是因為上次收狀紙之後曹玉簪下手果決。連斬七官,下獄三十六人,充軍十八人,並廣而告之。見皇后娘娘真的辦事,身負冤屈的老百姓還哪能坐得住。最近一個月來,洛陽城裡的狀師忙得不可開交,擬狀費用節節攀升。
訊息波浪一樣傳開,伸冤百姓四面八方趕來,狀師們也紛紛來到洛陽,賺些好錢兒。
這還只是第二次,蘇御預測伸冤的人數會越來越多。待訊息全國散開,再把窮苦人趕路的時間算上,估計峰值會在六個月以後出現。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蘇御建議曹玉簪派遣御史到各道,在各道設定公車。能解決的問題就地解決,解決不了再來京城。否則京城壓力太大,遍地冤民,也不是好事。
“蘇御史,咱們還有必要繼續往前走嗎?”趙亞夫觀察一下情況,發現伸冤的人基本都在門口,再往前走似乎沒有意義:“如此多的伸冤狀書,一個月之內恐怕辦不完的。”
蘇御一笑道:“皇后娘娘沒發話,咱們還是按照原計劃走一圈吧。萬一有行動不便,或者訊息閉塞的人不能來到這裡,豈不是還要等上一個月?”
趙亞夫一笑道:“蘇御史考慮周到,說得是,說得是。”
蘇御覺得趙亞夫這句話說得有些敷衍。
換位思考,趙亞夫並不希望皇后娘娘到處亂竄。萬一出點什麼事兒,責任可都在他身上。他找蘇御商量,是希望蘇御去勸說皇后娘娘提前結束行程,哪怕是縮短行程也是好的。可蘇御沒給這個面子,趙亞夫心裡自然談不上高興。
不過趙亞夫並沒表現出不高興,看起來依然是談笑風生。如果不是蘇御兩世為人,很難在他身上發現虛與委蛇四個字。
蘇御想了想,道:“其實這般事也未必趙將軍親自來吧。畢竟趙將軍的主要職責還是保護皇帝。公車之事,完全可以派遣副官前來。”
趙亞夫點點頭:“蘇御史之言倒是在理,金吾衛的主要責任還是保護皇帝。可頭一次和這第二次我都來了,以後如何不來?若讓皇后娘娘覺得我輕慢,那可就不好嘍。”
蘇御道:“據我所知,金吾衛統領姬凌雲頗有護衛經驗。如若由我去娘娘面前提請此人護衛,不知趙將軍意下如何?”
“如若皇后娘娘同意的話,趙某自然不敢有異議。”趙亞夫很快地說。
繞著洛陽城兜了一圈,只接到一封狀書。那伸冤之人趴在地上,渾身惡瘡,看起來已經活不久了。可即便如此,他也要告狀。曹玉簪覺得此人必有冤情,隨即讓鳳輦停下,直接展開告狀文書看了起來。
觀後一驚,黛眉緊蹙,思忖片刻對犁萬堂道:“喚蘇御史來。”
聽到呼喚,蘇御撥馬過來,候在鳳輦一側。曹玉簪命蘇御附耳,低聲道:“這裡有狀告裕親王的狀子,蘇御史以為應該如何處置?”
一聽到“裕親王”三個字,蘇御先是一愣,隨後公事公辦的口氣道:“《大梁律》有云,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曹玉簪道:“話雖如此說,可縱觀梁朝百年,也不曾見哪位皇子因民告而被重責,如若本宮要開先河之舉,僅靠這一本狀紙恐怕還是不夠的。”
蘇御聽出曹玉簪話裡有話,但摸不清皇后真實意圖,便沒馬上回復。
曹玉簪又道:“犁萬堂,把這人妥善安置,希望他能活下來。”
那裕親王趙裕隆大罵曹聖之後,曹皇后一定記恨在心。可蘇御卻沒想到曹玉簪報復心這麼強,這麼急迫。
是誰給她的膽量,敢對親王直接開刀呢?
莫非是皇帝那邊有所授意?
畢竟趙準有些猖狂,甚至覬覦皇權,而趙裕隆又是趙準的左膀右臂。想到這裡,蘇御再品咂曹玉簪的話,覺得曹玉簪是認真的。
蘇御還認為,無論曹玉簪因為什麼要治趙裕隆,對自己來說都是好事。那趙裕隆既是景行坊蛇頭李恆的後臺,又是夜無良的後臺。而紅黑神教與這兩個勢力都是敵對關係。李恆毆打景行坊弟兄七人,還打斷了腿,隨後又利用王爺勢力,打敗屠彪,害得神教顏面掃地;而夜無良更是強佔了紅黑神教許多地盤。
新仇舊恨,如果能一起算,倒是一舉兩得。
另外蘇御還覺得,可以趁機會把那四個小旗長撈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