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六章 挑釁(第2/2頁)
章節報錯
究其原因,這件事還是與陳太后有關。當年陳太后說,我梁朝兵強馬壯,卻過著窮日子,聽聞南晉軍界腐敗無能,可他們卻因為偏安江南而過得富裕。那我們為何不趁勢南下,拿下晉朝?
當時我是支援太后的。可是孟家和西門家卻不同意。西門真森說,要想渡江南下,首先要解決梁朝背後的敵人。否則我們兩國激戰正酣,三胡突然南下,大梁危矣。
孟丹青說,不把三胡消滅也可以,但必須奪回燕雲十六州,並派良將鎮守門戶,這才能與南晉決戰。
西門真森和孟丹青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因此這件事就僵持住了。可就在這時,三胡竟然聯合向梁朝提出和親請求。如果只是求公主,也就罷了。可他們三家的請求卻明顯不是單純的和親。
他們提出要求,要娶大梁皇帝的妃子。他們還舉例說,當年昭君出塞,王嬙就是漢元帝的老婆。
要娶人家老婆,這哪是和親?這是明目張膽的挑釁!】
蘇御點頭。
唐振敲了敲桌子又道:【大梁朝要是能忍這口氣,還談什麼尊嚴。陳太后當時就火了,把三胡使節統統斬首。並與三位國公商量,先北伐消滅三胡,再南下滅晉。當時我是同意的,孟丹青也附議,可西門真森卻沒說話。他那個人天生就是這幅死德行,他不說話,就當他是默許了。
神策軍和玄甲軍同時在西北和河北開戰,一開始還是順利的。可是後來,三胡聯合諸多小國,跟我們打起了消耗戰。恰逢那幾年西北道、河南道、河北道鬧災,糧食幾乎絕收。結果導致戰局扭轉,不但未能消滅三胡,反而形成三胡入侵之勢。
可這時孟家和西門家還是不出兵。他們說,你們在北面打,我們替你們盯著南晉。
後來河西四郡全丟了,陣線一再壓縮,如果再沒有支援,長安就要變成主戰場。而河北地區打得更慘,從莫州一直退到黃河沿岸,後來黃河也丟了,張雲龍死守鄭州,差點被困死在城裡。
這時孟家和西門家才出手,扭轉形勢,並形成反擊。】
唐振苦笑了笑。
蘇御也苦笑。
唐振繼續道:【如今三胡已經被打得元氣大傷,雲州也被我們奪了回來。公孫雄坐鎮雲州,足以牽制扶余人不敢南下。按照事先約定,現在應該打南晉。可是陳太后卻駕崩,這件事竟然就沒人再提。
我與天賜皇帝提起這件事,他卻說十年大戰下來,梁朝已經無力再戰。應該修生養息。而這正中孟氏和西門氏下懷,他們力挺皇帝。也就是說,他們不打算再打仗,當年與陳太后的約定就此推翻。
我不知道他們當初是如何與手下將軍們說的,可我卻曾對神策將士說過,打完三胡就去打南晉,到時候蜀漢就不值一提,大一統指日可待。可現在他們不想打了,我沒辦法鼓動他們去打。但我必須給神策將士一個解釋。】
說到這裡,唐振不再說話。
蘇御點頭道:“明白了。”
嘴上說明白,其實蘇御覺得唐振這句話有點怪,什麼叫“必須給神策將士一個解釋”?
這話聽起來很有氣勢,其實不太符合人情常理。莫非神策眾將當中有十分好戰之人,不打仗就渾身難受?
……或許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得通。而且這人還讓唐振頗感壓力。可是神策軍中誰能讓唐振感到壓力呢?
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人,這人一定能力很強,又十分激進好戰。但他讓唐振感到壓力,這恐怕不太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