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記得當年臺灣省還未迎來解放,再加上G軍時常對於大陸的偷襲,轟炸,滲透,所以那時的福建只能充當前沿陣地。

在那時候,上面對於福建的投資非常稀少,就連福建的大量工業,也都不斷地遷移內陸地區,以儲存工業火種。

大學更是投入稀少,當時的廈門大學,還被拆分成17所院校,防止在前方遭受到破壞。

所以那時的福建,根本不可能成為大型的經濟省份,甚至還有“40年曾未發展”的說法。

但福建卻印證著愛拼才會贏。

即便失去了上面的投資,失去了大量的工業,依舊有許多人前仆後繼,拿著中央倒數的投入,卻上繳稅收最多的省份之一。

鄭軒不由得感慨萬千。

隨後他又觀察著這個亞洲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旁邊就是福州火車站,依靠火車的運輸能力,能夠將大量的商品送往國內各個地方。

當然還靠近閩江,也能夠依靠海運,將大量的貨物從水路運出去。

最重要的是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以及解決就業問題,甚至形成虹吸,將周圍的人口資金不斷地吸引過來。

鄭軒在眾人的簇擁下,參觀了此地,到了傍晚的時候,才回到了政務廳。

陳南這時候才想起了什麼,然後說道:“對的,最近有一些古怪。”

“怎麼古怪了?”

“最近有一些走私人口,他們都是帶著辮子,原本我們以為他們是奸細,抓起來審問之後,才發現他們想要將北方的財富存到了咱們的銀行裡。”

“這麼奇怪?問清楚這些人了嗎?”

“有一些是官員僕人,有一些是商人,總的來說,他們想要兩邊都站一頭。”

鄭軒思索了好一會,之後點了點頭:“這可是一件好事情,證明這些人也不相信大清能夠存活,開始將自己的財產轉移到咱們這。”

“但,這些人也太過於……”

陳南說到這也不由得鬱悶。

這些官員的下限超乎了想象,他們可是當著大清的官,居然想把財產轉移。

這不就成為了投機派嗎?

鄭軒似乎笑了一下:“至少證明,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對大清不太抱有希望,大清如今已經窮途末路了。”

陳南想了好一會,確實是這麼一個道理,雖然噁心是噁心,但至少反映清朝命不久矣。

那些官員不過是為了自己前途著想而已。

不過他還是問道:“如果這些官員要投靠咱們怎麼辦?”

如今已經有不少的官員開始提議了,他們想要暗地裡投靠中聯邦,畢竟不少的官員已經看清了局勢。

鄭軒倒是想好了解決辦法:“讓他們拿機密來換,想要投靠咱們,就看他們的誠意如何,如果想要到中聯邦為官,那也行,把幾個虛職沒有權力的官員丟給他們就可以了。”

鄭軒並沒有一棍子打死。

如果能夠讓清朝的官員投靠自己,能省去大量的麻煩,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