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災難發生之後,就會形成了百蓮教等邪教溫床,但如今,軍隊大規模進入之後,賑災的效果比以往都要好。

百蓮教拉攏了一萬多人,就被人打得潰不成軍,之後軍隊用大量的物資,糧食,換取災民的信任,建立起了牢靠的聯絡。

所以這場災難,來的也快,去得也快。

大概三個月時間就已經結束了,只是這場災難估計造成二十多萬人死亡。

隨後鄭軒來到了黃河改道的主要位置——考城,修建一座災難紀念碑,紀念黃河改道死去的百姓。

一時間人山人海,除了光復軍自己,還有各地來的百姓,書生士子,以及被邀請過來道士和尚。

都來紀念這場災難失去生命的人。

之後迎來大規模的災後重建,就在花了三個月,剩下的時間全都用於重建。

中聯邦政府出資,大約花了一千萬兩白銀,修建大量的民房,供給百姓居住,而且透過人口普查之類的手段。

迅速完成了土地改革。

如今原有的土地格局已經被洪水給毀滅了,所以人們只是在原來的地方,重新分配土地。

在山東,河南,直隸災後重建的同時。

光復軍們並沒有停歇,南方大量的部隊不斷的派遣北方,宜蘭,福州,廣州這些主要的造船廠,擴大的產能,不斷生產運輸船。

如今中聯邦擁有將近200多艘的木質運輸船,比如500噸的蓋倫船,就多達70多艘,一千噸以上的也都逼近了50艘,其餘都是三角帆船以及飛剪船。

而鐵駁船也都逼近了100艘,這樣的運輸能力放到世界各地,也都是一流水平。

為了快速地剿滅滿清流亡政府。

鄭軒連一級戰列艦也都拿來當運輸艦。

王中正,唐藏從南方被派到了北方進行了大圍剿,大概從1798年打到1799年。

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

拿下了盛京,吉林全境,黑龍江一半地區,山西,陝西,甚至拿下內蒙古六盟,以及裡雅蘇臺大部分地區。

清軍大部分有生力量都被打光了。

特別是當清軍以為進入了高原地區,擁有大量的馬匹之後,就能進入到機動作戰。

可當光復軍將第一臺高仿的馬克沁機槍,投入到實戰之後,騎兵們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特別是這種機槍每分鐘能夠噴出300發以上的子彈,一杆機槍直接將一個騎兵隊給打沒了。

清軍才陷入到無盡的恐懼之中。

而且過了1799年以後,光復軍的裝備也迎來了大規模的發展,特別是定裝彈的出現。

改變了以往槍支的設計。

幾乎使用的是撞擊針槍支,射速也得到了極大地增加,當然同時還有射程,這種步槍最大射程達到了400米。

而前線的光復軍開始配備,大概花了半年時間就配備了五千人王牌部隊。

之後這支王牌部隊與清軍交戰。

就會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許多八旗滿兵將領,甚至在前線觀戰的將軍,一品大員,還沒有真正投入到戰爭。

就被光復軍擊斃了。

一時間清軍更加陷入混亂。

這種推翻傳統戰爭模式的武器,導致清軍早已無力迴天,越是作戰到最後,傷亡人數最大的並非清兵,而是官員們,以及道光皇帝手下的將軍。

最後當最新改裝出來的蒸汽卡車出來之後。

清軍全體投降了。

最後道光皇帝,被迫簽下了投降書,承認清政府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