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眾人來到了實驗室。

鄭軒如今要做的事,就是先製造出最為簡易的電報,他可是煩透了八百里加急,從遙遠的地方傳過來,最快都需要好幾日的時間。

這段時間內千變萬化。

如果有電報,一切都會變得輕易簡單。

魯玉成,鄭復光,李五三人跟了過來,隨後越來越多的人也圍過來,很快實驗室就滿了人。

畢竟他們的元首過來,還親自來做實驗,這訊息霎時間在科學院傳開了。

就連張道士也急急忙忙地趕了過來,他也很好奇呀!

鄭軒直接讓人制作出銅線,之後拿出了一個鐵塊,將銅線環繞鐵塊,再將那簡易水桶電池連線在一起。

眾人驚訝地發現:“這居然變成了磁鐵!”

只見那個被環繞的鐵塊,產生了磁力,將其他細小的鐵片給吸住了。

當鄭軒又將電池鬆開之後,被鐵塊吸住的鐵片,頓時就掉落下來,整個鐵塊失去了磁性。

其他人不由得感到驚訝。

沒想到只是被銅線纏繞著,通電之後便能形成的磁性,真是世界奇觀。

許多人摸不著頭腦,但覺得這太強了,如果是大一點的鐵塊,以及更大的銅線,那不就能製造出大號的磁鐵。

鄭軒沒有停止手頭的工作。

而是製作出最為簡易的電報機,將發報端和收信端分了好幾米遠,隨後發報端讓人控制發生電流,而且很遠的收信端,也產生了磁性。

可是眾人摸不著頭腦,因為根本不知道他為何要這樣做。

鄭軒將鐵片綁上了炭條,而這個收信端,就能透過鐵塊通電產生的磁性,畫出了此起彼伏的線。

眾人依舊搞不明白怎麼回事。

直到鄭軒開口說道:“如果這條線裡面藏有訊息呢?”

隨後他可是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出來,那就是摩爾密碼,他想到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這些程式設計,然後形成英文,再用英文逐一破解,形成了中文的訊息。

畢竟用電報發中文,一輩子都弄不出來,但發英文卻十分地簡單。

因為只有26個字母,英文是拼音文字,而中文可是象形文字。各有各的特點,中文蘊含的資訊龐大,英文蘊含的資訊少,但簡單。

當其他人聽到鄭軒的想法,不由得驚訝於他這想法。

然後看向那簡易的電報,眾人只覺得這東西能夠改變世界,如果透過不斷地完善修改,能夠在城與城之間快速交流。

眾人在現場就已經觀察到了。

發報端通電,收信端就立刻有了反應,而城與城之間幾乎不用一個上午,或許只需要一炷香時間,就能完成訊息的傳遞。

如果所有的城都通上了這些東西,那麼就出現一個奇觀,或許從京師早上發電報,宜蘭當天下午就能收到訊息。

如果是按照之前,京師的訊息想要傳回宜蘭,最快也需要七日時間,這裡面的差距就顯而易見了。

很快眾人陷入到狂熱之中。

不過這時一盆冷水潑了下來,鄭軒只敢把線做得幾米遠,如果再把銅線拉長一些,電流完全過不去,因為電阻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