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雲南交界。

此時,一處叫“馬關”的關口,商貿不斷。

能看到大量的緬人,如同黑人奴隸一般,肩上扛著捆成一紮的燧發槍,進入關口。

還能看到成隊的駱駝,或者是馬匹之類的,身上也揹著大量的貨物。

馬關兩邊的清兵,則是負責收稅,他們根本不需要盤查,因為這些都是巡撫總督需要的東西。

此時的馬關越來越有廣州十三行的模樣。

進入關內到處都是繁榮的景象,許多清兵在此地收購大量的兵器,並對大不列顛或者法蘭西商人,恭恭敬敬。

偶爾還出現砍價的行為。

守在邊關的參將,看著下面清兵遞過來的賬目,“這幾日的槍支多了些,看來又要打仗了。”

今日就有五百多支燧發槍進入邊關。

往日最多也就只有一兩百支。

能夠看到內地的需求十分巨大。

隨後他看到城牆下一片熱鬧的集市,誰能相信這些集市全都是軍火市場。

燧發槍基本上論斤賣,黑火藥到處都是,要是購買的量大了,偶爾還能贈送一些鴉片。

這裡佔頭部的是大不列顛商人,隨後是法蘭西商人,接著便是葡萄牙,西班牙,他們販賣的燧發槍,也有所差異。

查爾維爾步槍(法),棕貝絲燧發槍(英),帕提拉、安塞爾莫機槍(葡萄牙式燧發槍),米克萊燧發槍(西)。

各式各樣的槍支,琳琅滿目。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們賣不出。

不管是王國禁品,還是稀有之物,只要錢到位了,這些商人總有辦法搞了,特別是法蘭西皮革商人。

還能走私幾門神聖羅馬帝國的野戰炮,只是道路崎嶇,懸崖峭壁眾多,大炮根本運不進來。

只能販賣槍支,大部分葡萄牙西班牙的槍支,都是法蘭西皮革商人弄過來的。

而葡萄牙西班牙商人,兩個國家的商人加起來都未必有法蘭西皮革商人弄得多。

讓人很是疑惑。

難道葡萄牙西班牙都是法蘭西的附屬國?

參將看著這一幕,總覺得有一絲古怪,大清何時墮落到跟洋鬼子購買兵器。

看著大把大把的銀兩,進入到這些商人的口袋裡,這名參將頓時心如刀割。

一名千總瞧著這一幕,“這些紅毛賺得真是黑心錢,一把槍居然賣二十兩銀子,把我賣了也不值這個價。”

他很想打劫紅毛商人。